由“两个事件”看“两种家长”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一)“你老师多好啊!”
这星期,是我们开学第一周,学生们比较快得适应了学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而这周开始我们研究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抽象的新知识,为了让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更易接受知识可以说从生活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效果还是不错的。而接下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几年来学生已经习惯了用数字列式直接解题,面对要写对字母关系式,再把数字代入解题,许多学生对此不习惯,往往一题还记得格式,再一题就出现了带单位、不写字母式、字母式不规范书写等现象。我让学生板书,集体纠错;同桌互相交流解题过程;个别辅导的方式,终于3、4节课后学生们掌握的差不多了,我也很欣喜,于是让学生做作业本。
作业中也难免会出现错误,不可能整齐划一全正确。自然,班里几个学困生的作业仍不很理想,出错较多,于是我大课间找到了他们。我一一辅导着,而教到曹申熠时,放学铃响了,他还有一道题不会,看着他无奈、着急的样子,其他同学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耐心地针对他的疑问,和他交流学习着…… 约5、6分钟的时间,他会了,很高兴。而这时他的妈妈来了我们教室,径直走到了讲台上,和我说话,认识之后,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我更关心之类的话。听了,心里很开心,毕竟,这个家长对我的行为很理解。
我送走了他们母子,准备锁教室门,去办公室继续办公。隐约听到楼道里母子两个的对话,我听清了这样一句话:“你老师多好啊,你要好好学习!”
当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牺牲了办公时间几分钟,教会了我的一个学困生学习方法,本来就是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出发点,做了教师的本职工作而已,能够得到理解就很欣慰了。而我同时还赢得我的学生家长肯定得评价和信任,感到自己的辛苦更值得了。
这个家长的素质很高,很会教育孩子,和孩子说对教师肯定的评价,会进一步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无疑会让我的学生,更喜欢老师,更亲近老师。同时,这种积极的正面教育和老师、学校是一致的,对孩子的思想发展自是受益终生的。
(二)“他是个孩子,我还是个家长呢!”
星期五的中午,四年级两个孩子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体弱的那位自是吃亏了,脸上被抓破了几道口子。不料午饭空,被打小朋友的妈妈居然趁饭空老师没来之际,把另一个学生给打了,也还给抓破了脸扬长离去。这个学生又回家叫家长去了,下午第一节,又一个家长气势汹汹的来了,老师说:“××还是个孩子,不要和孩子一般斤斤计较啊!!”家长却说:“他是个孩子,我还是个家长呢!”好没道理的话呀!在领导、老师的调解下,这个家长也扫兴而归。这件事,就算结束了。
然而,放学了,很多家长来接孩子,这两个家长同时来到了学校,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学校老师竭力调解一番不成,居然两个家长撕破脸皮,指手画脚的,引来许多家长驻足围观。见状,老师赶忙把他们叫到了教导处再行调节处理,面对我们的领导、老师,这场‘家长之战’开始还是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破口大骂,甚至练起了拳脚,好不热闹。
最终,在书记、校长、老师共同长时间的苦口婆心的调节之下,她们终于离开了学校。
放学后,我去买东西时,却又见两个家长在大街上你一言我一语,仍互不相让。
哎,一个巴掌拍不响,学校领导老师都调节了,还是无休无止的谩骂不解气,何必呢,学生在校受教育有几年了,不如家长如此护犊子一次,这样的家长素质,这样的家庭教育,这样家庭的孩子,教育堪忧啊!!长此以往,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的教育失败,是学校的责任?老师的责任?还更是家长的责任呢?不言而喻啊!想来不寒而栗啊!!同时,折射出的是这样一些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不信任、不尊重。既如此,试问他们:您的孩子在校受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这样说有点推卸责任,我们学校作为家长学校教育孩子很重要,加强对学生家长教育方法的引导也尤为重要,
由这两个事件,看到的是两种不同素质的家长,看到的是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更关键,为了让学生们更健康向上、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家长教育思想一致,策略统一,就应彼此多多沟通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