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主成长的核心因素和动力源泉,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得益于良好的反思习惯的养成,常态化的教学反思能促进一名教师的快速成长。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习惯是指顺利完成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常态化反思性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培养语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和习惯的有效方法是提高理论素养、实施反思行动、养成反思习惯。
1 语文教师反思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验 + 反思”。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三个途径:学历提高、培训学习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是教师内生的自觉的行动。西方教育界有一句口号:让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需要反思的问题,如果语文教师未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具备较强的反思的能力,就会迷失方向。
2 反思型语文教师的一般特征
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过程的简单回顾,更是对已经发生的一段教学历程进行批判性、生成性思考。并通过这种批判性思考,明确教学中的得失,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反思型语文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2.1 敏于思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喜欢质疑,勇于提出并能试图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两难问题。反思作为自我认识和实践,只有以自我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基础和前提,才是有效果的。比如怎样处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如何处理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怎么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成果的问题等等?
2.2 勇于实践。能有意识地将自己学习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解决语文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2.3 立于现实。能密切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并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大力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并有效地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开展语文教学。
2.4 敢于创新。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接纳不同的观点,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能积极参与语文课程建设。
2.5 专于工作。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甚至激情,工作时身心高度投入。
2.6 积极发展。能够积极主动地为促进自己的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而努力学习、大胆实践、着力创新。
3 培养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我认为反思型语文教师的培养策略主要包括:理念先行行为跟进习惯养成。
3.1 更新理念策略理念先行。
科学理念是实践行动的先导。教育理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要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学习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要增强反思意识、提升反思能力,就必需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教师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
3.2 改变行动策略行为跟进。
培养反思型教师的关键在付诸行动。
3.2.1 保持教学敏感态度。要以辨证的理性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同事的语文教学实践特别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之中的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实施新课程之中非常强调的小组合作语文学习和小组探究语文学习等问题。
3.2.2 坚持进行反思总结。
教师反思可以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成功,主要是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反思失败,主要是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失误处或值得改进处。教师完成某个语文教学任务,实现了新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之后,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相应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这自然必须对自己已有语文教学行为和已经养成的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留好的行为习惯,改进或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
3.2.3 坚持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实际上反映了教师的发展轨迹,记录了教师的点滴进步。通过记录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素材,反思得失,寻找良策,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达到了深化思维、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目的。
3.3 培养习惯策略习惯养成。
3.3.1 培养善于反思的习惯。
语文教师在牢固树立并充分利用反思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理念的前提下,就必须努力践行自己的教学反思行为,使教学反思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最终养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3.3.2 培养勤于笔耕的习惯。
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反思的能力,还要勤于动笔,将自己在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在写作的过程中促使自己更好地反思,并逐步步入以写作促反思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与磨砺中才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远在潮头冲浪。 “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时时反思、事事反思,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地成长。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