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必知的50个教子智慧(11-15)

(2021-12-11 21:16:19)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智慧11 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

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来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拿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

翌日清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儿。”

母熊心里虽怏怏不乐,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

樵夫照她的话做了。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她头上的伤好了没有。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父母必知的50个教子智慧(11-15)

教子智慧:

由此可见,语言伤害有时候超过肉体伤害,因为他刺伤的是心,是灵魂。

许多父母对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理解,小的孩子有什么人格呢?其实小孩子也渴望尊重,怎么会没有人格呢?所以,认为幼儿没有人格的父母,就不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也就不容易把孩子教育好。

所谓人格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不尊重人格就不尊重人家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也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许多父母常以自己的“权威”威慑孩子,甚至动之以武,有时让孩子当众出丑。有时稍不随心,就在孩子屁股上烙上自己的手印。

不可否认,父母的愿望是好的,是为了教育孩子成材。但有一个事实你必须明白,你伤害了孩子,让孩子的人格遭到侮辱,孩子对父母失去了尊重和信任,教育的效果就降低了,这样怎么培养孩子呢?

专家们认为,尊重孩子,同时也是尊重自己。因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尊重父母的人格,在相互尊重中,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

很显然,父母经常呵斥孩子,孩子很难认为父母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而父母的话即使很正确,孩子也不容易接受。

亲情是一种无可代替的情感资源,使用是否得当,往往是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

教子格言: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作,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鲁迅

智慧12 家长的期望不一定适应孩子

冬天,地面全被雪花覆盖了,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一只饥饿的老鼠着了急,四处寻找充饥的食物。它在野地里拼命地刨着积雪和泥土,在认为有希望的地方,挖着一个又一个的洞,希望能碰上好运,解决眼前的困难。

挖着,挖着,老鼠忽然兴奋起来:因为它在地下发现一个精巧结实的小木箱。它想,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莫过于粮食了。箱里一定放着粮食哩。这时,老鼠虽然很疲乏,爪子和牙也受了伤,但它还是用力把小木箱咬着,掏着,终于,小木箱被弄开了,但老鼠也失望了,原来,里面全是一色大小的金块。

对着这黄澄澄的金子,老鼠叹道:“我就不懂,人们把它细心地埋藏着,究竟有什么用?我真希望它是一小箱豆子或麦粒呢。可惜我费这么大的劲,刨出的却是这些毫无价值的东西,真是活见鬼!”

教子智慧:

看来,老鼠想要的是能够充饥的粮食,而不是人们喜欢的金银珠宝。

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这是一种望子成才、追求上进的良好愿望,无可厚非。然而许多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一生的惟一希望,总是喜欢把自己希望得到的寄托在孩子身上,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就为他设计了一幅家长自己理想的蓝图。有的家长甚至一意孤行要孩子重走自己的旧路。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实,孩子的成长之路本身是五彩缤纷的。对于社会来说,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人才,而且更多需要的是普通劳动者。作为家长,培养子女要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是什么铁就打什么钉。不要强求孩子学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不要压制孩子的爱好,按家长划的框框去生活、去成长;不要赶时髦,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学习什么。要了解自己的子女,助其所长,避其所短,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这才是最优秀的家长所应该做的。

教子格言:

家庭教育的一切秘诀也在于让儿童自己去发展,让他们自己去做一切,成人不应该抢先去做,也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与惬意什么也不做,而应从儿童诞生的第一天起,经常把他当一个人来看待,充分认识他的人格。

——列士葛伏特

智慧13 教会孩子如何花钱

有一个年轻人很会滥用钱,花光了父亲的遗产,只留下一件大衣。

一天,年轻人看到不按时节而来的燕子,以为春天已经到了,再也用不着大衣了,就把大衣拿去卖。不料,天气骤然转寒,年轻人只好在路上徘徊,碰巧看到那只燕子冻死了,他感慨地说:

“燕子啊!你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我啊!”

教子智慧:

其实这个人不应该怪罪燕子啊,燕子不按时节提前而来,已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他却是因为自己的毫无节制落得如此下场的。“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纵观古今中外,许多能成大器的人物在年轻时都家境贫寒,一些世界著名的亿万富翁在青少年时代都经历过坎坷与艰辛。金钱买不来成绩,换不来成功,养不成孝子。因此,引导青少年养成勤俭朴素、自立自强的好品格十分重要。

我们有些家长缺少这样的理念,他们尽管自己经济不富有,但对孩子却大把给零用钱,且不去过问这些钱的用途。殊不知,这恰恰是害了孩子。

要教会孩子如何用好零花钱,告诉孩子少把零用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告诉他这笔钱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最好用在哪些方面,使零用钱用得其所,发挥它的最好效益。比如,可以引导孩子把零用钱用在购买学习用品、图书资料上,或者用在集邮或养花养草上。还可以引导孩子把部分零用钱用在捐助希望工程等有益的活动上,以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行,使孩子既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性情。

父母要结合对孩子使用零用钱的教育,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管理钱财的能力。零用钱对大人来说虽然不多,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因此教育孩子用好零用钱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以后的理财能力,教会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花钱。

总之,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钱这种“小事”上千万不要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否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教子格言:

大吃大喝是败家的征兆。

——老舍

智慧14 教会孩子不与人攀比

牯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嫩草,青蛙看见牯牛躯体庞大,很不服气。当牯牛走近时,嫉妒的青蛙下决心要鼓足最大的力量来赛过牯牛的庞大。

青蛙开始用足狠劲鼓着气,胀起肚子,还是赶不上牯牛的庞大,它的狂妄企图超过了天赋的限度。鼓呀鼓,结果因为用力太猛,“啪”地一声,胀破了肚皮。

教子智慧:

进行不自量力的攀比,这个青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能力,做出适当的选择。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倾向。父母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判断这样做究竟合不合适。在深思熟虑之后对孩子的行为采取适当的纠正方法,鼓励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肯定态度。这样的教导是恰到好处的,孩子不仅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而且今后不会盲目地与别人攀比了。

教子格言: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智慧15 让孩子进行家务劳动

用同一块铁,在同一所作坊里做了两把犁。一把落到农夫手里,立刻干起活来;另一把毫无用处的躺在商人的小铺子里,躺了很久。

过了一个星期,这两把犁又相遇了。在农夫家里呆过的犁闪闪发光,甚至比刚离开作坊时更亮了;无所作为的在小铺子里躺了很久的犁却颜色发乌,生了锈。

“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会这么亮?”生锈的犁问它的老相识。

“因为我劳动,我亲爱的,”那把犁回答。“你生了锈,变得不如以前了,全因为这一阵子你躺在那儿什么也没干。”

只有不懈的劳动才能让自己发光。

教子智慧:

研究表明,儿童家务劳动时间与其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的独立性显著相关,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另一方面,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勤劳俭朴的品质密切相关,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儿童形成勤劳俭朴的品德。可现在的许多家庭忽略了这种教育方式。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应从小给孩子分配其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不仅在平时是培养孩子的有效手段,更有利于发生紧急情况时孩子的自我保护。为应付意外,事先做好家庭成员的分工很有必要,这一点已被专家在研究一旦发生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各个家庭如何应付的问题时所证明。研究中发现,如果平时给孩子分派一些工作,在灾害发生时,孩子就不会成为妨碍父母行动的累赘,相反能凭自己的力量动脑筋,想办法脱离险境。

安排的家务,对孩子来说必须是适合的。孩子对乐于去做的事都会做得比较好,因此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更有意义。一旦分派给孩子的事,父母就应让孩子明确意识到这是他的工作,即使有时因为某种原因,分派给孩子的工作由父母帮忙做了,也应让孩子意识到,这是父母帮他做了应由他做的事。这样,孩子就会自然地形成“这是我的工作”的意识,长大后他便会产生必须完成自己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从而成为独立性强、责任心强的人。

教子格言:

教育不仅应该教导受教育者尊重和热爱劳动,还应该给予他从事劳动的习惯。

——皮亚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