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三步曲:积累、教研、反思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教师的素质无疑是影响新课改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新教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与其适应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积累、教研和反思来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健康而快速地走上专业成长之路,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走上稳步发展的新平台。
1 积累教师成长的基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面对着新课改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着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善于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的名师,就必须不断积累,确立“终身学习”和“全过程学习”的观念,成为学习型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1.1 立足书本,构建合理知识结构
作为物理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丰富的物理史知识、正确的物理方法论知识、科学的物理实验理论知识等。其次,要求物理教师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第一,对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要比较了解。因为很多物理知识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自然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现在各地中考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跨学科综合题。第二,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因为物理学科中许多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表格、图象等结论的描述都离不开文字表达。第三,除了文、理科知识外,还应掌握其他边缘学科的知识,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因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书本是上述知识的主要载体,要想系统地积累这些知识,就必须学会静下心来“啃”书本。
1.2 借助网络,领略前沿教学理念
我们可以从网络信息中提取最有利于自己生活、最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信息,并把这些最新的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同时,网络的传播速度、广度及其实效性令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变得那么暗淡,通过网络的联络,甚至使遥远的国度成为近邻,各地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合作如近在咫尺,既开阔了视野,又能增长见识。
笔者目前已加入多个物理教师QQ群,同时积极参与一些物理教育类BBS论坛的活动,由于经常参与教学研讨,相互切磋的同时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自感获益匪浅。可以说,网络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新舞台。
1.3 博采众长,享受师生教学相长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学生的思维往往比老师更敏捷,认知和理解的角度更新颖,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用虚心好学的态度和行动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师生的各种能力,这无疑是物理课堂的一种享受,也是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
2 教研教师成长的阶梯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科学研究就是实施有效教学不竭的源头活水。教育是科学,是艺术,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只有通过深入的教育科研,教育的理性光辉与人文色彩才能得以生动发挥,课堂才能充满生命活力,学校才能成为展示师生价值的绿洲。
2.1 课前多切磋
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的责任田,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耕耘好这分责任田。我校的教研课一般这样进行:先确定授课内容,指定一位老师精心准备后说课,教研组全体成员听课,然后集体研讨,畅所欲言,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再让这位老师按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再次上课,大家一起听课后再次评点。这样的教研活动,对提高老师们钻研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校本教研的达成度。我校这几年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教研气氛浓厚。自身的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一线教师,只要自己的研究定位准确,以课堂为实验场地,以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恰当的时机,合理的方法,在“构思研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无止境的探索征途,教育理论形成于其中,教育家亦悄然成长。
2.2 课余勤动笔
教学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生活在教学情境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和需求,最能感知到问题所在,我们可以从作业中、考卷上、师生交流中了解教学中的问题。从这些第一手资料中分析问题、改进教学,建构适合实际的教学情境。作为一线教师,教学之余可以写学习笔记,进行资料信息的研究;写教学札记,进行现状的研究;写案例分析,进行个案比较的研究。也可以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持续的归纳、提炼、总结,直至形成研究成果。回顾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凡是在教育理论上有重大贡献的人士都是优秀的教育实践者。从陶行知到叶圣陶、从于漪到魏书生,他们正是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进行艰苦探索,写下无数篇教研文章,总结出精辟之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将中国现代教育推向一个又一个制高点。
3 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重要素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反思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能力。没有反思,就探究不出新意,建构不了新知。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通常需要五至六年的时间,但如果他能长期深入地对其教学活动作出反思和总结,那他也许只需三年就行了。反思能缩短教师成长周期,驱动教师职业成熟。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反思的内容包括前面授课中的成功之笔、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以及今后教学的“再教”设计。那么,教师应怎样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呢?我认为这不仅要对观念、兴趣、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而且要对实验器材、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进行思考、质疑,更重要的是要从课堂教学目的、内容、组织、方法、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方面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通过书写“教学案例”“教后感”等方法来反思自身的教学。
教学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拒绝平庸;教学反思,能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吐故纳新。也许反思会让你辗转难眠、挑灯夜战,然而你会发现,教学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如旭日东升,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提升。我们正是在一次次反思中,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使自己从经验教育逐步走向相对理性的教育。
总之,只有将积累、教研、反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物理教师带着新理念进课堂,贯穿研究去工作,通过反思去成长。一句话,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积累+教研+反思。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