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南风法则”

(2021-12-06 22:33:37)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后进生

分类: 班级管理

洪韶山

“南风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阵冷风,凛冽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暖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北风和南风的目标一样,但由于方法不同,结果却大相径庭。“南风法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方法。这一点对于班主任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意义重大。

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南风法则”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一、学会克制。

经常违反纪律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最容易惹怒班主任,甚至造成冲突。这时教师应记住一句话:生气不教育,教育不生气。要么冷处理,等双方冷静之后再来解决问题;要么适当地宣泄怒气,说出自己的看法、感受和期待。如“我非常生气”,“我非常失望”。老师生气时学生会特别注意听老师讲话,所以老师应就事论事,切勿抨击学生的品行。如果因为一时冲动说出一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那么今后师生之间的裂缝就很难弥合,正所谓“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二、善于等待。

一只瓶子要装满水,只有把水龙头拧到最小的时候才能做到。同样,对待后进生,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一种平常的心态,不要操之过急。后进生坏毛病易反复,这是教育中最一般的规律。教师要对学生再次或屡次犯错做好心理准备,允许学生犯错,给予学生改错的机会,并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机,多看学生进步的一面,促其扬长避短。这样,我们既能遵循教育的规律,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再叛逆的学生也愿意珍惜机会的,因为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对自己的理解、信任与尊重的。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特点,就很容易觉得自己投入那么多的情感,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容易对自己的转差工作失去信心。

三、合理应用“自己人效应”。

人们在交往中,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这种接近会使双方萌生亲密感,进而促使双方进一步相互接近、相互体谅,这就是所谓的“自己人效应”。教育家布贝尔说:“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的情况:他把教育者当成一个可以接近的人。”教师要想转化后进生,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念,前提是将对方看成一体,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为他着想,从而将你看成自己人;同时,还应设法使双方处于平等地位,缩短心理差距。这样一来,你提出的建议才会更易于被对方所接受。相反,如果教育者一见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就想立刻给他个下马威,那无疑是把自身置立于学生的对立面,这对于今后的转化工作就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四、因势利导,发掘学生的潜能。

一位挑水工用两只木桶挑水,其中一只水桶有裂纹漏水,从小溪到他家有很长一段路,因此他挑水到家时,每次只剩下半桶水。而另外一只完好的桶到家时,总是满满的一桶水。大多数挑水工的做法是:发现漏水就及时阻住,用我们教师的做法就是把事情控制在萌芽状态。这种方法不能说不好,只要及时把漏桶阻了,就能够把“水”挑到“家”。但有些“桶”是阻不住的,阻住了这里,那里又裂了。阻来阻去,结果这只“桶”就伤痕累累,最后就只能是“报销”了。这位挑水工他很高明,他没有阻而是因势利导,在路的一侧撒了些花种,并且有意识的把这只漏桶安排在有花种的那一边,结果这只漏水的木桶就浇灌了一侧的鲜花,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位挑水工不正像一位高明的班主任吗?从小溪到家的这一段路程不正是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吗?他的做法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对于这样的后进生,应当尽量发掘他们的特点,如有人身体素质好,有人艺术天分强,有人能言善辩,有人心灵手巧,只是他们身上的坏习惯遮盖了这些特点,如果班主任善于发现、勤于引导,就能让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焕发新的精神面貌,其身上的缺点渐渐地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五、进行适当的惩戒。

我们应承认,教育并非万能的。当学生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改正业已形成的坏习惯,并屡次犯错时,我们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班主任可适时、正当地、恰如其分地使用惩戒手段,这种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关键是要让惩戒既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能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目的,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智慧。有一位班主任是这样做的:第一次违反,悄悄告诉你;第二次违反,在黑板上出现你的名字;第三次违反,与老师一起吃“寂寞的午餐”(这个学校的午餐是集中提供的,由老师陪着吃就是被剥夺与同组同学共进午餐的权利)。这种“有尊严的惩罚”很好地体现了宽严有度、以人为本的原则,它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是简单粗暴的惩罚所不可比拟的。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千头万绪而又充满着挑战性,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创新。在当前教育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贯彻“人性化”原则。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总之,像北风般的利剑容易置人于死地,但是冬天已经远去,春天已经来临,温暖和煦的南风将给我们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带来全新的变化。

(来源:思想者园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