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中“焉”的用法及意思

(2021-11-25 06:27:48)
标签:

语文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译:多个人行走,在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译:堆土成为高山,风雨自然会从这里兴起。

文言文中“焉”的用法及意思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并且将土石放在哪里呢?

.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译:尚且跟从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译:生都还不知道,怎么知道死?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译:杀鸡怎么要用杀牛的刀呢?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哪里有仁爱的人处在君主的地位,对陷害百姓的事却能做得出来呢?

.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译:等到燕子丹用派遣荆卿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一根羽毛不能举起,是因为不肯用力量。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译:不通晓句读,迷惑而不去解答,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生气,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译: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