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孙老师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现在转载一篇,供大家学习交流。
以我孩子的年龄正常上该是小学三年级,但他现在是初二了。对于这样一个事实,身边的朋友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大多数人的观点: 一是你孩子是天才!二是不要拔苗助长!对此,我的理解是:
孩子也许天资有点聪颖,但绝对不是天才,孩子的今天我们付出了多少用心,个中滋味只有我们清楚,这个话题我想留在以后去说。现在想说的是:我到底是不是在拔苗助长。
抛开天才论,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是科学的、合理的吗?为什么非要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这样一个固定的模式呢?即便这个模式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孩子。我们是否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自从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赋予他属于自己的个性:天资的差别、身体状况的差异、家庭环境的优劣 —— 这是客观的,孩子无法选择。因了这一切,科学的教育就该是因人而异。只是我们目前的教育资源有限,只能委屈孩子,搞“一刀切”了!搞了多年“一刀切”,我们都习惯了,也就默认为正常了、合理了、甚至科学了!
当然,很多朋友也给我提了另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有的朋友说:我也意识到了现在的教育模式不一定合理,但让孩子跳级还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就是心理是否适应。这个问题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了,孩子跳级进入初中,当时我给校长的理由就是:孩子具备了上初中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品质。以孩子现在的表现。足以证明了他的心理适应情况!以孩子现在的综合状况,跳级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但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现在的打算是不让他再跳级了,我不想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年龄差距太大的环境中。我会把更多时间转移到其他方面!
还有一点体会,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会把握住几个先后: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基础,学习兴趣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户外活动比室内学习更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比关注孩子的吃穿更重要!
我的原则是:不拿孩子的特长作为炫耀的资本,不拿孩子进了“快车道”为成功标志而显示优越,更多看重孩子的健康人格,看重日常生活经验和幸福感受。
因此,抛开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选择正常上学还是跳级,只要孩子适应,就是最好的!
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孩子一路走来,需要感谢的人太多,感谢幼儿园的老师,让孩子在启蒙阶段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感谢小学和现在就读学校的领导开明,破格给了孩子上学和跳级的机会。
我知道孩子还仅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他的努力,需要我的努力,需要你们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