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教学后记,提高教学水平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教学后记 |
分类: 教师成长 |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不知如何写教学后记而苦恼。其实我们上完一节课或几节课后,在教法学法等方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想法。只要把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并简明扼要地分析其成败原因,就是一篇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完整教案不可或缺的内容,是记录教学得失的一种载体。写教后记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理论和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途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下面结合我写“教学后记”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怎样写好教学后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伴随着科研兴校的春风,许多学校已把撰写教学后记作为教学常规的一部分,要求每位教师在每次课后把“教学后记”这一环节续写在教案后。其实许多名师早就自觉地在进行着这项工作,且收获颇丰。
首先,要写好教学后记,就要多思考。铃声响、课结束,但我们的思考不应该结束,要及时反观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要写好教学后记,就要多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阅读一些教育类书刊,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在写教学后记的时候,如果有教学理论的支撑,感觉心里有了底气,写起来也顺畅多了。
学写教学后记,如果你把它当成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去完成,那它就是你工作的一种负担,就会以应付的态度去完成,将来它只能是你的一堆垃圾;如果你把它当成是一种工作的乐趣,那它就会是你工作的一种动力,就会以认真的态度来完成,将来它定会是你一笔巨大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再打开翻看的时候,它会让你回忆起许多往事,你会想起一个个精彩的画面,你会为自己出色的表现感到自豪,你会为自己一个富有灵感的创意而骄傲,你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你会发现一些教育的规律。它将成为记录你教师生涯的一本画册,伴随着你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教学后记的内容
1.记成功之举
作为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地方,如:新颖精彩的导语,形象贴切的比喻,教学难点的巧妙突破,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画龙点睛的小结,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有些做法实际上是自己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将它们详细及时记录下来,供以后借鉴与参考,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有让自己感动的东西,令自己具有瞬间的自豪和成就感。如:教学达到了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留下自己成功的印记,以后翻看自己的记录时,又有了再一次的感动。
2.记失败之处
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是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教学情景创设是否和谐;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策略是否科学;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如果我们在每堂课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与探究,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及时调整教案的内容,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不是神,当教学中出现失误和疏漏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记录下来,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问题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有没有在课堂上讲解不清或忽略的地方?学生作业中有无代表性的错误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等等。通过及时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上吸取教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记学生问题
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参与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是千差万别的,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个别学生提出一些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怪” 问题。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可先将问题交给全体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去探讨。不管在课堂上能否将问题解决好,教师在课后都要把它记录下来,以便今后进一步探讨和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和学生的练习等,可以获得有关教学的一些反馈信息。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甚至优于我们预先设想的方案,这是教学相长的有利时机。他们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他们的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师生思路,促使学生顿悟。有时学生提出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学活动引向高潮,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和采纳。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4.记教学机智
在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教室外面突然出现引起学生分神的事物,或者是某个学生突然做出了令全体学生哄堂大笑的举动。如果教师能凭着自己的教学机智处理好这些情况,将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有益的帮助。把自己运用教学机智处理突发事件的经过写下来,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是课程的生成过程,课堂中发生的事并不是可以完全能预见的。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常常是转瞬即逝,如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这些“信息”,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在以后的教学中造成很大的遗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轨迹,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时启迪另外一些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学生常有意外的回答、意外的提问。为什么学生会如此回答?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针对课堂突发事件自己是如何反应的?及时记下当时的情景,并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课上得更精彩。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哪些东西还需要总结补救,哪些是出乎意料的,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想到,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写出“再教设计”,不断增加新鲜感,不断让自己满意。
上一次的课堂教学已经结束,遗憾虽不能去掉,但可以在下一次教学中弥补。将这些不足或遗憾记录下来,既可以为下一轮备课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完善教案,同时也使老师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使自己把握、驾驭教材的能力与日俱增,做到轻车熟路、事半功倍。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师的业务能力将不断得到提高。
6.记同行评价
在平时举行的交流课、公开课、评优课等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课的同行往往会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同行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恰到好处的举例等,会对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这些不可多得的东西更要写入教学后记,供以后的教学借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思广义,汲取别人的精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后记的写作方式
写教学后记,主要有以下6种写作方式。
摘记式。抓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抓住其中最成功的一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总结,并从中求得自己的见解,写在教案末尾或教案首页的“课后小结”栏内。
提纲式。比较全面地评价教学上的成败与得失,经过分析与综合,提纲挈领地一一列出,写在教案末尾处。
点评式。即在教案上各个栏目内容相对应的地方,针对实施教学的情况,言简意赅地加以批注、评述。
实例式。即抓住典型教学片段实例进行自我分析,它要求抓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总结,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心得式。心得是有感而发的一种教学体会,也是积累教学经验的最好方法。教学心得的作用不可低估。
随笔式。把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最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对它们进行较全面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整理和提炼,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和体会,形成特定的思路,构成完整的篇章,成为随笔式的教后记。这是一种要求较高的教后记,也可写在教案末尾或教案附页上。
以上所述的写作方式,并非写教学后记的固定模式,教学后记是教师写给自己看的随笔,只要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帮助,就可以最为适宜的写作方式记录下来。
四、教学后记的常见类型
常见的教学后记有以下6种类型。
小结得失型。对一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小结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主要存在问题,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措施来补救,以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
探讨问题型。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要善于总结整理,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及独到的见解写出来。
反馈信息型。把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表情、情绪变化所发现的情况,或提问、检查作业、课堂练习、测验等方面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听课后的反应等,将其记录在“案”,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中,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分析原因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的教学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它的后果和影响,寻找克服它的办法。
拾遗补漏型。对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进行补充,对教学中遗漏的内容进行增补。
取长补短型。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教学效果跟教学最优化方案进行比较,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知识信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工作与时俱进。
教学后记可不拘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皆可成篇。
五、教学后记的写作原则
1.迅速及时,趁热打铁
一节课上过后要及时的回忆,把备课设计与讲课过程及时做对比,把课堂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内容迅速及时记录下来,不让它们成为稍纵即逝的过眼烟云。
2.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要系统、全面地积累经验并将其升华、凝结,就要有大量的教学后记作为基础,把写教学后记像医生写病例报告一样成为一种基本的职业习惯。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那些零星记下的东西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3.有的放矢,言简意赅
写教学后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如果目的不明确,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教学后记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教学后记往往是教师在课后用很短时间写成,语言必须简洁明了,不能是平平淡淡的流水账。
4.提高认识,总结规律
写教学后记需要一个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需要在回顾执教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冷静的反思。教学后记只有反映出理性的认识,才可能对教学实践进行规律性的解释,这样的教后记才有指导价值。
5.以小见大,准确可靠
教学后记内容上要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杂。可以分点陈述,点点滴滴;也可以一事一议,分析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教学后记要记录下来的东西,都要力求准确可靠,特别是对某些知识的探讨问题。如果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一定要查找资料求得深刻理解,也可以请教同行,通过讨论验证后再记载下来。
6.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写教学后记要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克服形式主义思想。教学后记不能空洞无物,要把课堂教学中体会最深、最有实用意义的内容写出来,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的目的。教学后记应如实地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中肯地分析成与败。即使是学校领导要求的,也不应只求形式,只图应付,只为检查,否则就失去了写教学后记的本来意义。
六、写教学后记的意义
即使是最高明的教师,写出了一份最好最完美的教案,在付诸于教学实践后,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着的,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预料,尤其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教学后记能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体验及时补充在教案中。这样既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出了正确评价,又为下一节或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了真实资料,还可以防止某些教学失误的重复出现。
教学后记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记录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改进教学;它可以记录教学中精彩的片段和教学中出乎意料的收获、及时捕捉你教学的灵感;它可以记录你课堂上棘手的问题,以便以后想办法解决;还可以通过教学后记了解教学的成败得失,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存到你备课“资料库”中。教学后记像一面镜子,使你在教学中认识自己、提高教学、不断进步!
多少年来,我们多数教师辛苦而不快乐,忙碌而平庸。写教学后记是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写好教学后记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也为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交流体会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平台。我们的教学后记就应该是活生生的,是我们身边的,是我们生活中经历过的。虽然我们从事着辛苦的工作,现实使我们无法在时空上再作出什么选择,但我们可以调整心态,选择一个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来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知识和经验在于积累,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勤看、勤思、勤读、勤写。勤能补拙,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从少到多,日积月累,铁杵成针,滴水穿石。当你发现写教学后记给你带来的好处,就会爱上它,就会越写越爱写。只有坚持不懈地写教学后记,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总结学习,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料,而且能逐步把自己磨练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科研型教师。只要坚持不懈地写教学后记,相信每一位老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都能成为或大或小的名师。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