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轮岗教师成为流入校的“过客”

标签:
教育教师轮岗 |
分类: 教育时评 |
吴维煊
成熟的教师**机制,不仅能促进教育公平,也能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及教育教学质量。当前,教师**在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实施。部分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人们为这一政策叫好的同时,也在担忧一个问题——**教师是否会成为流入校的“过客”?
教师**绝非让一部分教师到另外一所学校工作几年那么简单。有效乃至高质量的教师**需要系统的支持,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教师都可能成为流入校的“过客”。
就**时间来看,大多数省市规定**期为3年,也有少数地方不足3年。教师要想在新团队或新学校最大化地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与流入校的教师磨合。**时间太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学校,只能以“过客”心态完成流入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就**意愿来看,主动**与被动**的效果截然不同。主动参加**的优秀教师,大多有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远大抱负,通过**辐射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至于被动参加**的教师,教师本人并无**意愿,只硬着头皮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基于这样的心理,到了流入校后,**教师极易把自己当成流入校的“过客”。
就**目的来看,部分教师之所以参加**,是因为评职称需要**经历,申报人才项目能加分,**教师优先获得更高层次奖励。将**与利益挂钩,**过程就变成了为名利镀金的过程,以“过客”心态对待工作就在所难免。
此外,流入校对待**教师的态度也会影响**的效果。如果流入校办学思想僵化,对新思想、新方法接纳程度较低,对教师**的意义及作用缺乏认知,外来力量很难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教师在流入校放不开手脚,即使有再远大的抱负,也会在缩手缩脚中让自己成为流入校的“过客”。
让教师**这项好制度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实施规划,需要**教师、流出校、流入校等共同努力。
首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基于本地教育发展实际,做好教师**规划,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人数,还要科学规划**时间让**教师潜心工作。
其次,流出校在确定**人选时,要综合考虑教师的意愿、能力、客观情况等因素,选拔真正有想法有抱负的教师参加**,以实现带动薄弱学校发展的目的。
再次,流入校要公平对待**教师,让**教师与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及原有教师产生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发挥**教师的辐射作用。
最后,**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入理解**交流机制,确立个人发展目标,从心态到行动真正融入新环境和新岗位,把自己定位为流入校的主人而非“过客”,踏踏实实为学校贡献才智。
教师**是一项系统工程,把这项工作做好,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化解,但其中得关键仍然是人的问题。不让**教师成为流入校的“过客”,**交流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达到实现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
(作者吴维煊,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