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准选人天平,破除地域歧视

(2021-10-31 20:56:5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林昱彤

新闻回放

近日,一则家政招聘截图在网络流传。这则招聘由北京某家政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发布在朋友圈,招聘要求是35岁到58岁的女助理,工作内容是陪同50岁女士逛街、理疗、旅游、做家务。但东北、河南籍贯无缘。这则招聘将河南人和东北人排除在外,引发了网友争议,网友指出这样的招聘已经属于就业地域歧视。

校准选人天平,破除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打破了招聘公平,是个人发展的绊脚石。一行有一行的门路,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都有内容上的差异,因此在选人用人上都有不同的要求。但合理的选人要求应考虑的是个人技术和能力是否和岗位相匹配,籍贯显然不属于这个范围。一样米养百样人,因个别人的错误而没收这个地区所有人的“入场券”,既有悖于招聘中最基本的公平原则,又不利于招聘单位选贤任能。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地域歧视会让部分从业者“走投无路”,阻碍个人发展和生活。

地域歧视阻碍了社会和谐。地域歧视的本质是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认同矛盾。一些地区因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因素相对于沿海地区经济较落后,因此易成为地域歧视的对象。但随着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发展差距日益缩短,互联网使地区间文化交流更为深入,不同地区的认同矛盾理应消解。

想要根除地域歧视,需要法律保障、企业自律和个人理性齐发力。在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已有的反就业歧视条例基础上,更多规范企业招聘的法规应被完善,让隐性的就业地域歧视无处遁形。作为招聘主体的企业更应成为杜绝地域歧视的践行者,以良心自律,以道德自省。而个人,应保持理性和判断力,不做地域歧视的加害者,而是歧视性招聘的监督人。唯有这样,地域歧视才能被斩草除根,招聘选人的天平才能重新校准。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2019级本科生)

(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