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找到自我的感觉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我们每一位做家长或老师的都有一种同样的感受:为什么我们一心为孩子着想,他们却嫌啰嗦?为什么让孩子改点小毛病,我们说了无数遍,他们全当耳旁风,甚至越说越犯、变本加厉?为什么我们一夸奖,他们就得意忘形?
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本该是人际中最自然、最和谐的关系,但是种种现实表明,现在的师生关系是冷冰冰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充满了种种矛盾和隔阂。无论是我们拿起批评的武器,还是使用表扬的手段,都无法找到通向孩子心灵的路径。现在的孩子们,物质上富裕了,也不缺少亲人的爱,但他们为什么经常感觉不到快乐,体验不到幸福?
孩子们,你们到底在想什么?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你们,才能真正走进你们的心灵?
国际著名作家、《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博士为家长、老师们提供了一套简单的“一分钟教育魔法”。在《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一书中,斯宾塞博士用“一分钟批评”、“一分钟称赞”、“一分钟目标”的方法,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行为,让他们发展优秀的一面,大胆梦想。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虽然我们尽量栽种“庄稼”,但毕竟还有许多“杂草”,因而,孩子会经常犯错。没有批评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批评是为了成全孩子,而不是伤害孩子。“一分钟批评法”,就是在孩子犯错后马上指出具体错的地方,表达成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感情,同时要表达出尽管他们犯了错误但一直是我们心中的好孩子的信号。简短的一分钟,没有父母或老师的大声喊叫,没有喋喋不休的训斥,没有翻旧账式的打骂,却能让孩子心服口服,真心地接受你的批评并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始终知道,自己永远是父母或老师心目中期望的好孩子。
平时,我们眼中关注的大多是孩子的错误和缺点,总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拿有问题的学生和优秀的学生相比。就在这无休止的比较中,更多的孩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的日记本上都正在书写着一部自我的历史。因而,我们应该学会艺术地使用“一分钟称赞法”,积极地去发现孩子好的表现,将肯定和表扬放在我们的右手,随时献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自信而不是自负的健康心态。
情在左,爱在右;批评在左手,称赞在右手。当每一个孩子找到做好孩子的感觉,随时能感受到父母和教师的温暖与期望时,我们还应当引导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北极星”,让它指明孩子成长的方向,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让他们过一种善好的生活。因而,我们还要教给孩子“一分钟目标法”,设立阶段内切合实际的努力目标,经常和孩子一起重温制定的目标,让行动与目标越来越符合,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
和孩子们设立一分钟目标,经常给孩子们一分钟称赞,学会对孩子们进行一分钟批评,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更是一种家长和孩子、师生之间实现良好沟通的原则和思想。它不仅会让每个孩子逐步找到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会改变家庭和学校的气氛;它不仅是家长、教师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孩子们馈赠给父母和教师最好的礼物。正像作者在书尾所说:“生活是一次无价的探险,值得人们去珍惜和尊重;它还是一场有趣的游戏,能够让人们从中得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