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是班级的核心。初看起来,班主任工作平凡且十分繁琐,但正是这平凡而繁琐的表层之下,却蕴含着重大意义。那么,一位成功的班主任,除了具有优秀教师的品质之外,还有哪些要求呢?
一、勤于思考,勇于开拓
对班级管理过程的思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凡是需要人们协作或共同活动的地方,为了使活动能够协调地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都需要对个体或团体进行管理。在学校中,班主任要认真引导、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责任心和创造才能、管理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因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固然需要科学思想的启迪和指导,但更需要在学习实践、班级活动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进行认真训练,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又必须以自主精神为前提。所以学习参与、学会参与的意义绝不亚于其它方面的学习,而且将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迁移到参与教学实践,对学习质量的提高,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班主任引导、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应当是全方位的。从班级目标的确定,到班委会,小组长的产生、更换,从班级规范的执行,到班级活动的设计,从班级的舆论,到同学之间问题的解决等等方面,都应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出主意、想办法,并动手去实践,给学生以展示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的舞台。
对教育对象的思考。班主任既要考虑到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又要考虑到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要加强和改进对学生养成创新精神的具体指导。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锲而不舍的培育过程。
二、明察秋毫,细致入微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班主任要注意对学生“观其行、察其言”,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初中生限于他们的知识阅历,还不能作到深藏不露。他们的任何心理活动往往会不自觉溢于言表,只要教师处处留心,注意认真观察学生,就会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一些问题。
班主任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关键是观察。所以班主任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洞察学生群体所有好的或不好的事情。比如学生在上课时东张西望、无所事事或玩弄手指、拨弄文具等,就表明该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己不感兴趣,此时教师要注意改变授课策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见,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他们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知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相互尊重,讲求修辞,言语有度
做好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做好班集体和学校的有机结合工作;做好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对话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居高临下的“垂询”,而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问。教师应尽量启发学生多说,让学生尽可能的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惑。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谈话,更不要对学生的观点急于发表意见或作出评价判断。这样才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吐露出积压在心中的不快和疙瘩,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为防患以未然,要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警示告诫比较顽皮的学生,象俗话说的一样要经常念着“紧箍咒”,但也要掌握好分寸。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在言语表达方面一定要讲究艺术性。
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心田播撒知识的种子和做人的良知。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人物,不是说 “身正为范”吗?作为班主任尤其要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里的每一天中,真正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是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班主任在学生的每一天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究竟如何去做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呢?我想:孔子所说的一句话是极富哲理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我们的双手建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班主任必须做到。而且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我们每位班主任“用手说话、用手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的。如参加劳动,难免会遇到脏活累活,加之我们现在的学生群体独生子女较多,所以我们班主任要起到表率作用。一是教学生如何去做,二要身先士卒,一切行为走在学生的前面。班主任有时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其实你的无声的行动远远胜过千言万语。
五、相互理解,勤于沟通
班主任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建立班主任和学生的融洽关系,需要班主任走进学生中间。深入到学生中去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与他们促膝谈心,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声。通过学生的言行、表现来摸清学生的思想导向。深入学生的生活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生活环境、家庭发展趋势等等,从而从个性的观察上升到对教育群体的一个总的把握方向。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探索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规律性和艺术性,寻找一条教书育人的捷径,已经成为所有教师身上肩负的一件既艰巨又光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