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能力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法。意思是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会很疑惑。这句话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来说,一样适用。有些教师天天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好像时钟一样机械准时,但对课堂教学的效果缺少真正有效的反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然故我,课堂教学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没有新的提高。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实践。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明确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很多,如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等。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师实际,认为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反思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在课堂教学之前,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明确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准备好教具与学具,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应对的策略。
2、教学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将学生的听课思路与教师的讲解思路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要坚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变动性,同时要反对教学的机械化和刻板化。
3、学生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问自己:“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用吗?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吗?”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4、教师语言。作为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语言必须正确,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符合学生接受水平。要通过教师富有魅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听讲。
5、课堂提问及训练。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有效性。避免自问自答,无效的提问方式。注意训练的效度,不做重复、枯燥的机械式训练。
6、辅助手段的运用。形式为内容服务。无论采用什么教具、学具、多媒体手段,小组合作学习等,都要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不要认为最先进的就是最有用的,也不要认为,用了很多辅助手段,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必要的就坚决不用,否则就只能是花架子。
二、不断总结、积累,写好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要及时,因为这时对课堂教学的情境及教学效果记忆犹新,最能捕捉到自己情感的一点一滴。有些教师不知道从那些方面去反思,有些虽做到了反思的及时性,但内容千篇一律,而且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对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意义。
教学反思可以是整堂课的整体感受,也可以抓住以上反思内容之一。不论怎样,都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总结出本堂课的成功之处,要做好详细记载,不能一笔带过。二是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类似现象。三是要写出再教的设想。四是要整理保存好。有些反思写在备课本上,随着学期的结束就丢失了,第二年再教时找不到,也想不起这节课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和去年一个样,就起不到反思的作用了。
总之,教师要正确对待课堂教学反思,要分析自己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促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来源:中国论文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