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师爱化作春雨滋润学生心田

(2021-10-18 06:20:20)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形成,虽职小但责大。他是学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也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我担任班主任已十七年,这期间我曾经历过失败、沮丧,但更多的是收获了成功和喜悦。蓦然回首,我感悟颇深,感慨成千,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虽让我历尽艰辛,但也让我收益匪浅。

让师爱化作春雨滋润学生心田

我在当班主任的头两年,工作中真一股积极性加热情,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求“完美”,对学生实行的是“高无政策”,班上只要有谁惹一点事,就“狂轰滥炸”,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进行训斥、痛骂,不是罚学生,就是找家长,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结果还是班上不断出乱子。痛定思痛,我觉得班主任应当重视班级人文建设,健全学生人格。在接下的日子里,我加强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不断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做本校这类学生工作的思路。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个班级如同军队一样,要有严明的纪律,方能百战不殆。这就要求班主任对班务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科学的管理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每当接到新的班级,我总要对学生作全面深刻细致的了解,以求得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第一次班会的主题是《++班是我家,我爱++班》,让全班同学分享。学生在欢乐的言语中得到同学的赞许,不断响起的掌声使学生体验到被人接纳、认同、欣赏的自豪。此举也拉近了同学们相互间的距离,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对班级的亲近感。平时本人还注意阅读有关教育管理方面的报刊杂志,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从各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现象去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为了让某些在学习上不是那么出类拔萃的学生,能在班上向同学展示他所擅长的一面,我经常在班里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业务活动,如:娱乐性的体育比赛、小型书画展、自编自导的课本剧、心理小品等活动,使同学们对这些学生有一种新的全面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班级的亲近感和归属感。在这里没有批评,有的是鼓励和肯定,形成了一种积极的班风,和一种强烈的班级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了提高效果,我充分认识到“身教重于方教”的道理。因此,我自己一贯奉行: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作为班主任,多年来一直是视班级为已家,爱生如子,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思想教育、生活关怀、心理疏导上。正因为这样,我在学生中的威信不断上升,逐渐掌握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达到了“不令而行”的效果。十多年来,本人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连年都被评为“优秀班级”,本人也连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去年还荣获“县优秀班主任”的称号。这么多年的班务工作,一直让学校领导放心,学生家长舒心,科任老师教起来顺心。

二、用平常心对待优学生,让其成为真正品学兼优好学生

做老师的有谁不喜欢优等生?他们每一次考试中所得到的高分,就相当于给老师脸上“贴金”!加之应试教育的消极作用,“尖子生”成了老师和家长炫耀的资本,而这些学生中,不少人是独生子女。众所周知,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得天独厚的内外条件,周围长辈们的宠爱成习,造成独生子女的众多不良性格。多数学生表现出以“我”为中心,整天生活在光环下,高傲自大,意志薄弱,嫉妒心强,听不得批评,耐挫力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往往“忽略”或“原谅”,大有民间看人“一俊遮百丑,一好处处长”之势。倘若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毁了他们的前程。为了不让这样的惨象发生,我在平时工作中特别注意及时矫正优等生的不良行为。首先,让他们摆平心中一杆秤,对他们的爱不偏不倚,用平常心态、平等的方式、公平的机会对待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决不因为他们成绩好而迁就、袒护;同时,多给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使其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克服自私自利,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品德教育,适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其身心,心智健康发展,做真正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再者,我在班里有意识地提倡与他人合作,激励他们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来改变其唯“我”为中心的性格,并以他们为纽带,串起全体同学之间的合作。这样既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人文氛围,又能促进他们良好的品德的发展。与此同时,还通过开展一些班会活动,如:《心中有他人》、《合作力量大》,通过演讲,小品、征文比赛,一年一度的校运会、艺术周、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等,让他们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没有合作就没有集体,没有集体,就不会有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集体的力量大无比。

三、用细心、耐心和爱心去感化后进生,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我在县城一所公办学校任教,前些年生源质量差是不争的事实,我和我校的绝大部分班主任一样,主要是做好差生的工作。多年的班务工作中,我发现他们共有的特性是张扬、任性、懒惰、偏激、意志品质差。同时,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较好的天赋和素质,而这些既有表象的又有潜在的。因此,在对待后进生时,一要看“透”,二要看“全。任何时候教师对他们都要一分为二。转变后进生,首先要发掘其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最好发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再者,不把后进生看得一成不变,永远的先进和后进是极少的,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容易接受正面教育,也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只要对他们有高度的责任心,采取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使“铁树开花”,把他们塑造成社会有用之才。其三,要真正把爱心献给后进生,尤其对有缺点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爱,让其体会到真情、温暖,坚定信心,让师生关系融洽,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转变,使学生听话,按要求去做,从而促进其进步。

四、用平等心对待家长,求得默契的家校教育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才能完成的,而未成年人的教育形式看基本上就归两点:学校、家庭。因此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尤为重要。当然绝大部分家长还是尽职尽力,他们都有同样的心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是他们教育、关爱子女的方式不同罢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些情形:有些家长不请常来,有些家长常请不来。对不来的家长我们不能一概认为他们“老相”、“不配合”,其实他们均有说不出的苦衷。被“常请”的家长,他们的子女在校大多是“问题生”,不少班主任请来家长后,会将“恨铁不成钢”的怒火发泄到家长身上,让家长从此不敢来。我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时常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对他们更多的是同情和鼓励,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对我没有距离感,同时还将自己教育子女成功的经验传送给他们。一届届的学生毕业离校了,但家长和学生对我的友情却不断地积攒下来。

记得十年前,班上一位留级生,他的“问题”总是不断,以前的老师就是“请不动”他的家长,但我那次找了一个借口一定要见。那天下午,那位学生领着一位满脸怒气的彪形大汉来了。当我知道是他父亲后,赶紧让座倒茶,嘘长问短,与他共同谈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等问题。半个多小时的交谈在愉快中不知不觉中结束,临走前他握着我的手,邀请我去他们家作客并介绍我到某处去免费美发。他的一言一行无不表现出他很高兴,很满意。送走了该家长后,才有同事告诉我,他是某地有名的“痞子”,在进校门时,嘴里还骂骂咧咧,扬言要让我知道他的厉害。但他见了我之后,却没有“履行诺言”,同事们说是我的“美丽”——满脸笑容融化了他,是我的蜜语——忠恳的建议和诚恳的语言感化了他。

那次接待家长的经历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班主任与家长是平等的,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换得人心,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转化差生任重而道远。同时,教书育人又是我的天职,是我的事业。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