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功父母教子四大经验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经验1:充足的爱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
“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
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名师指点】对子女家长应该放松心态-家长不可轻易给孩子作出“笨”的断语。
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学者,智力并不都那么出众,但却能取得巨大的成就,靠的是非智力因素的优势。大哲学家墨格尔,少年时平庸,但他勤奋,孜孜不倦,以顽强的毅力学习,终成哲学泰斗。还有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张广厚等。他们在中学读书时,智力并不出众,但他们靠个人的艰苦奋斗、稳定的情感,高度的责任感及坚强的毅力取胜的。
经验2: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例如扮演一名教师、售票员或足球教练、汽车司机。
两种最好的亲子活动是:一起读书和一起游戏。
所以,最好把看电视的时间节约下来,用来与孩子一起读书和游戏。
还有一点,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东西。
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使他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更有可能选择最适合的发展空间。
要是能全家人一起来做一些事情,那就更好了。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学习的机会,还会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进家庭的和睦。
【重点推荐】 》》》》『亲子关系需要的是时间』
很多家长除了赚钱之外,已无余暇关心了解一下自己子女的真正需要与感受。
倘若他们不大清楚子女的想法,他们将更难以揣测子女的行为。
待孩子出走后才慌忙寻找、心焦如焚,这又有何用呢?......
经验3: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
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
与孩子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
而对我们来说,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专家指点】 “餐桌教子”不可取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父母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生活,也没有时间管教孩子,于是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往往成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美其名曰“餐桌教子”。
但有关专家提醒,“餐桌教子”不可取。
餐桌是全家团圆、感情汇聚的欢乐地,父母若将进餐时间当作教孩子的课堂,将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在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参与此项调查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赵霞介绍说,“餐桌教子”,主要有两种情形:
唠叨。孩子一坐到餐桌旁,为了显示对孩子的关心,父母就开始问这问那,从学业、功课、到活动、交友,喋喋不休。孩子对此很厌烦,只好加快吃饭速度,狼吞虎咽,草草结束用餐,马上逃离餐桌。
批评指责。有些父母把孩子的一些问题搬到餐桌上来解决,对孩子的毛病、缺点和错误一味批评指责,孩子一反驳,马上就吹胡子瞪眼,甚至摔碗筷拍桌子。
赵霞说,大多数人都知道,全家人在愉快的气氛中进餐很重要。我们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92.6%的父母和85.5%的孩子同意这一说法。但很多人并不真正清楚其中的道理。
“餐桌教子”不可取原因有四点:
一是吃饭时训子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导致胃病。
二是容易导致孩子厌食。
三是孩子在用餐时受到训斥伤心掉泪,边吃边哭很容易在抽泣时将食物吞咽到气管里去,引起强烈的呛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
四是还会造成孩子心理压抑、情绪低落,使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家庭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影响两代人的感情。
经验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首先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他们可以作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加,我们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
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只有一个宝贝的妈妈来说,的确很重要。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我们、爱我们。
事事都包办代替的妈妈,显然不是好妈妈,这样只能害了孩子。
孩子虽小,但他有自己的头脑、思想和情感,他是他自己。
我们只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在一部分事情上帮帮他而已。
试想,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如果鞋带开了自己还不会系好的话,他会感谢妈妈以前十多年来辛辛苦苦为他系鞋带吗?
他只能抱怨妈妈为什么没有教会他来做这样简单的事情。
『宝宝要独立爸妈先坚强』》》》推荐
【该放手时就放手】: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漫画:一个小女孩摔倒了,自己爬了起来。姐姐问怎么这么乖呀?跌倒了还会自己爬起来!小女孩说:“因为妈妈不在!”
父母的过分呵护,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会令原本“我能行”的孩子,变成“我不行”的孩子。
父母管得太多就会剥夺了孩子行的机会,体验不到自己行得经历!就会慢慢丧失勇气和胆量,成为一个胆小的人。 在一篇幼教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篇报道:一位国际幼儿园的老师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各国的孩子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外国的孩子用小铲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砂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手,让沙子流进瓶子。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子口时,砂子剩不了多少。孩子毫不气馁,一点一点地做着,终于,他在一点一点的反复中开窍了;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到沙子,很快瓶子就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得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正为他鼓掌庆贺。而另一位中国妈妈是这样的做法:当孩子拿起漏斗,砂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子口,再把沙子从这儿灌下去。”通过这两个事例的对比,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自由谈论)中西方的教育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