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博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2021-10-07 11:45:03)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博客

分类: 教师成长

博客(blog)Weblog的简称,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即“网络日志”。博客的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易学,只要是掌握了基本的电脑和网络操作技术的人都能使用。博客既是一个人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个人积累思想的重要场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博客开始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流行起来,教育博客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教育博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教育博客之所以为中小学教师所喜爱,主要是基于教育博客的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自主性。尽管教师专业发展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大学及研究机构、学校及教师自身的重视,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远远没有得到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一线教师较少有发表观点、发表文章、表达心声的机会和渠道。教育博客给了“草根阶层”的一线教师以专业发展的话语权。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可以自主叙说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困惑,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发泄自己的情绪。教师撰写博客,并不是完成行政部门或者学校领导外加的工作任务,而是源于自身内心需要的一种自发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自主自觉的行为方式。

2 个性化。博客是教师自由耕耘的一块田地。博客的写作方式比较自由,可以是随笔、论文、案例、故事、方案、摘记、图片、视频等。博客的写作环境十分宽松,教师可以畅所欲言(特别是匿名博客),毫无拘束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必顾及他人(特别是领导和专家)的评价和指责。“个人性的行为、个人性的角度、个人性的思想、个人性的爱好和兴趣,是博客文体吸引自己和观众的魅力所在”。正是在这样的平台上,教师才能寻找到精神自由和个性张扬的空间,才能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专业思想。而只有个性得到尊重的时候,教师才能产生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交互性。借助网络技术的传播功能,教育博客可以在更广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与不同地域的教师群体进行广泛交流。这种网络交流比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和借助纸质媒体的文本交流更加方便、快捷,选择性更强。更为重要的是,交流的双方乃至多方,在地位上是绝对平等的,因而使教育博客的交流始终充满了生命活力。博客的交流还是博友共同分享的过程,是教师相互之间,从信息共享深化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思想共享、教育生命历程共享的过程。

4 综合性。当前的继续教育和校本研修,主要采取学习培训、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论文写作、个人总结等方式,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从而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教育博客,自然不能取代以上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但可以将以上的各种方式整合在一起,既可以发挥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的作用,也可以承载文章写作、成果积累等功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教育博客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工作方式和生存方式。教育博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一些地区(如广州天河区、浙江海盐县、湖南芦淞区等)的教育行政部门把教育博客作为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始逐渐在教师队伍中推广教育博客。但是,总的来说,教育博客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使教育博客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待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积极探索和长期实践。本人认为,利用教育博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进行专题学习。

首先,教育博客拓宽了教师学习的空间。博客已经成为一种开放的传播工具,借助于博客及网络的其他功能,教师可以打破自身工作与生存的空间限制,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获得很多的学习资源。比如,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建立博客链接,为自己提供学习和阅读的相对稳定的站点。其次,教育博客可以促进教师的合作学习。通过博客社群的交流,教师可以就某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的合作学习,从未谋面的博友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合作学习者。第三,教育博客使学习和积累更加便利。传统学习方式下,教师也有自己的积累,如剪报、读书笔记、心得及复印文章等,借助于教育博客,教师在学习的同时,运用链接、引用、收藏、摘录等手段,能够比较快地积累学习的成果,并且方便教师平时回头查阅和反复阅读。

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博客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学习。专题应该产生于自己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困惑。教师可以将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罗列出来,转化为系统学习的专题,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专门学习某一个专题。有班主任老师常常对后进生的教育感到头痛棘手,则可以将“后进生教育”作为一个学习专题,在这个专题之下可以划分三类学习资源:理论文章、先进经验、成功案例。通过网络搜索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存人自己的教育博客之中,作为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资源。借助博客的交流功能,教师还能从其他博客中获得相关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2 开展交流讨论。

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一线教师很少有走出校门的机会(尤其是农村教师),他们交流与学习的范围十分有限。教育博客使教师实现跨越时空的深度交流与沟通成为可能。教育博客具备强大的人际交流和沟能的功能,一方面,博客不断地发布信息,展示自己教育教学的行为、思想和情感,供博友们浏览;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浏览其他博客的信息,经常发表评论,就某些观点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许多一线教师,经常登录国内著名教师和专家教授的博客,在博客留言中向专家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获得专家教授的指点。教育博客为一线教师与专家教授提供了方便快捷而又相对稳定的交流平台。

借助教育博客开展交流与讨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自由浏览。每个教师在教育博客网站上,自由浏览他人的文章,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则点击进行阅读,并且自由发表评论。如果同一博客的文章阅读得多了,你感到收获很多,则可以将其博客地址链接在自己的博客上,以方便与该博客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二是群组交流。许多教育博客网站都分类建立了博客群组,如按地域来分,有学校群组、区县群组等;按学科来分,有语文群组、数学群组、外语群组等;按专题来分,有教育科研群组、学校管理群组、创新教育群组等。群组内交流与讨论的主题相对集中,博客的专业领域相对接近,便于寻找共同讨论的话题。第三是在线论坛。由某一博客确定一个研讨主题,提前发布论坛公告,邀请一些博友参与在线研讨。在线论坛的优势在于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正民主平等、畅所欲言的交流空间。博友相互之间并不认识,没有了长幼、尊卑、贤愚的分别,也不必有 什么顾忌,因此,在线论坛多是积极的、坦诚的、发自内心的思想交流。

3 叙述教育故事。

与专家教授等研究人员相比较,中小学教师具有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丰富经验,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缺乏积累、总结、提升实践经验的意识和习惯,使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停留于浅层次的经验状况。近年来,叙事研究逐渐进入中小学教师视野,改变了传统的单纯追求“学院派”和“学术化”的研究模式,教师通过教育故事的叙述来描述本真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教育思想和情感,使教育研究走向师生的真实生活。

教育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日志,方便广大教师随时写下自己个人(或他人)的行为、信息和思想,为教师开展教育叙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工作的闲暇,可以将每天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事件记录在自己的博客当中,事件的主题、内容的长短、文体的形式都不受他人限制和束缚,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撰写。这样的教育叙事,才能反映真实的教育生活,才能触发由衷的教育情感。自己的教育故事积累多了,教育博客实际上就变成了自己的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若干年之后,回首阅读自己的教育故事,一定会获得另一种感受。博客之间交流各自的教育故事,可以互相启发,激发灵感,丰富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内心体验,加深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 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以往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主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利用网络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是中小学教师的常用手段,教育博客也逐渐被中小学教师当作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平台。

课程教学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师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自己某一门课程的教学。综观当前国内的教育类博客网站,博客所发帖子的内容大多与学科教学和课程建设有关,这正好满足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需求。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客观条件有限,不可能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完全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博客(尤其是同学科博客群组内)为中小学教师相互借鉴和分享课程资源提供了方便。

教育博客中的课程资源比较丰富,有多媒体课件、教案、试题和习题、图片、视频、课程开发案例、论文、相关背景知识等等。利用教育博客开发课程资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照搬使用。在浏览博客的过程中,发现有符合自身需要的课程资源,可以收藏下来,供自己平时使用。二是适当改编。博客上有的课程资源,虽然人家使用起来效果很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使用。教师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所教学生的特点,对别人的课程资源进行改造,从而变成自己的课程资源。三是自主开发。每个教师都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开发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课程资源,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中,供同行批评、参考、借鉴。

5 组织课题研究。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课题研究开始逐渐为一些教师所喜爱。不难发现,任何一位名师,要形成自己的教育艺术和特色,大多需要经历课题研究。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自然不同于专家教授的“学院式”研究,在选题方向、研究方法、成果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可以有自己的特点。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规划课题不同。一些学校倡导教师积极开展“问题小、周期短、难度低、效果实”的小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博客迅速被中小学教师当作了组织课题研究的重要工具。

利用博客可以建立课题电子档案。有的课题组即建立了以课题为主题的教育博客,将课题的研究方案、实施计划、论证过程、研讨活动、阶段成果等信息,都发布出来。课题管理者、课题主持人、同行教师、专家教授都可以随时从博客中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利用博客可以收集课题资料,开展文献查询,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网上专题学习与培训;可以借助博客进行调查研究,组织研究成员参加在线讨论,与专家教授及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利用博客可以及时发布课题研究成果。中小学教师的课题成果,多以经验性成果居多,很少有在公开刊物发表的机会,但在教育博客中,教师的课题成果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及时公开呈现出来,在许多教师中间相互交流和借鉴。

6 积累教育成果。

一个人的生命成长需要时间的磨练,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工作经历的积累。许多教师,工作了一辈子,到退休之时,感觉到自己的东西都教给了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倒是变得空荡荡的。在某些专家教授看来,一线教师既没有论文,也没有著作,因而谈不上有什么教育成果。其实,专家教授的许多论文和著作不见得就能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一线教师虽然没有论文和著作,却凭自己的执著和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具体问题。可惜的是,教师们很少把自己成功的做法当作一种教育成果积累下来。

博客是网络时代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运用教育博客进行知识管理,不仅仅是对输入的知识(即通过链接、摘录他人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所生产的知识(即自己的经验、观点、思想、感情)进行存储、编辑、输出、积累。教师要养成关注自我、反思自我的习惯,经常将自己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各种经验、案例、事件、随想、感悟以及教案、课件、论文等及时记录在博客中,这些都是教师的教育成果。这些成果可以供同行们分享。可以供学生们阅读,也可以供自己反复咀嚼和体味。慢慢地,从博客多年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成果中,教师可以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一种价值实现的愉悦,一种无愧于教育人生的心理体验。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