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而精的办学模式值得肯定

(2021-10-05 16:16:5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谷锦燕

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927日消息,近日有网民反映,郑州航海路小学不知道是因为“水土不服”,还是因为教育模式“脱俗”,一直维系着一个年级1个班、一个学校6个年级百十人的教学规模。对此,郑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回复称,航海路小学,属于七一三研究所企业办学,只招收七一三研究所子弟,基本不对外招生,规模较小,只有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建制,这是历史原因造就的。因为校舍条件限制,仅有6间教室,因此只能招收6个班,不具备扩班条件。学校虽小,但办学规范,且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学校致力于做精致特色小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学校今后规模能否扩大或改建,需要根据全区整体布局安排。

小而精的办学模式值得肯定

一直维系一个年级1个班、一个学校6个年级的教学规模,这样的学校确实很少见。但是,从学生、学校、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育模式是有利的。

各地政府在新建、改建、扩建学校时,一般都奔着“大”使劲,一个学校动辄几百上千人,甚至好几千人,似乎学校规模够大才能凸显教育质量。

实际上,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校规模并没有必然联系,规模过大的学校反而有很多弊病。其一,学校划片招生时,因地理区域过大,会导致部分划片学生上下学较远。其二,不利于学校管理。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较多,势必会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

近年来,学校体量过大、在校生规模超标、城市学校大班额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这些问题是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习惯了大规模学校或者正常规模的学校就质疑小规模学校,当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从规模走向质量,办小而精的学校无疑是可以尝试的路径。当然,我们不是倡导所有学校都像郑州航路小学一样,维持百十人的规模,而是要在区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围绕“精”字做文章。

(作者谷锦燕,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