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2021-10-05 10:55:23)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教学反思

分类: 教师成长

教育作为一项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离不开教师时常进行深入冷静的反思。那么,教师应该反思什么,又该怎样进行反思呢?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1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会有一些精彩的片段或独具匠心之处,比如巧妙新颖的引入,教学难点的突破等。对于这些“亮点”,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努力使自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感悟,从偶然的收获走向必然的成功。这样不仅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还能为以后教学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

2)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缺憾的艺术。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难免存在不足。比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方法等。对于这些“败笔”,我们更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刻的反思、剖析、梳理,找出原因,探究解决策略,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日臻完善。

3)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偶得”。 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教学活动中的每一句话,更不可能百分百地预见孩子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能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教师产生一些教学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突如其来,若不及时利用反思去捕捉,便会转瞬即逝,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如果将这些灵感及时记录下来,它们就会像是串连起来的一条美丽的“教学智慧”项链。

4)反思学生学习中的“妙想”。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对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奇思妙想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这些奇思妙想往往可以拓宽师生的思路,有的还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补充和完善教学。教师应该合理驾驭这些奇思妙想,及时反思、记录,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的“血液”,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教学反思的具体形式

1)在理论学习中提升自我。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思维方式只有在理论的支撑下才能得以改善,反思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升。思辨力是制约教师反思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辨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反思效果。要激活思辨力,教师就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思维方法,并自觉地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

2)在教学交流中反省自我。 教学离不开交流。反思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也需要群体的支持。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教师都各有所长。教师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对方如何组织课堂,或者可向别人请教自己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看看他们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的等。通过同事之间的帮助来促使自己去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同事为“镜”,在教学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在勤思多记中完善自我。 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诉诸文字。撰写教学日志就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在每一堂课结束或一天的工作后,都应该用文字形式记录下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倏忽火花、点滴感受。这些都是反思的果实,也是今后系统性反思的基础。写日志进行反思是灵活多样的。撰写反思日志是我们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它能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

总之,反思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对一个教师来说,其专业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常性反思可以获得熟练的教学技能,从而获得专业教师所独有的专业智慧。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