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七忌

(2021-10-05 08:29:18)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在教育孩子时,即使是最优秀的父母有时也会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情。下面暴露的是几个最可怕的陷阱,并告诉你几个如何避免掉进陷阱的方法。

家教七忌

1.表扬过多或过少。

“你把你的脏衣服放到食物蓝子里?哇!你真是好样的!”为了维护小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常常毫无原则毫无理由地赞扬。“一个依赖表扬的小孩不会追求他自己感到满意的目标。”心理疗法专家詹姆斯·温德尔说。她或许乐于守株待免,期待着对日常工作的过度感谢,或者是:如果得不到更多的认可,就不能完成一项任务。 过分批评也是有害的。“如果你仅仅指出小孩子如何如何的不是,那么就等于向他宣布你认定他要失败的预言。”温德尔说。表扬应该多于批评,二者的比例大约是31。如果表扬过多,那么你的表扬可能变成虚伪,或者是你落得个言过其实之嫌;如果表扬过少,你又可能被认为过于吹毛求疵。 要使你的表扬有真实感。很多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讲一声“谢谢你”就够了。还要考虑到小孩子的年龄。一个6岁的孩子学洗窗户,尽管把窗户弄得污迹斑斑,也要表扬;而对于一个虽然能做得更好但草率从事的10岁小孩,就不应该表扬。

2.发怒。

你的大孩子在打架,小孩子在哭。突然,你声嘶力竭的训斥声淹没了他们的声音。你的威势一时把孩子吓住了,但是你失态了。还是将大叫留给对一些紧急情况的警告吧,如警告一个蹒跚学走路的小孩不要靠近炽热的火炉。

3.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对待小孩。

你大概不会对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说你已经走得很好了,或者用暂停的办法来对待一个13岁的小孩子吧。小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应该丰富你的约法三章的内容。没有一个理想的措施。对你那性格平和的儿子适用的措施可能会使你那性格暴躁的女儿气急败坏。

要灵活变换对小孩子的策略。当你的那个爱空想的女儿在整理东西时变得心烦意乱起来,你应该明确地告诉她:“书放到书架上,衣服放进壁橱里。”对刚刚学走步的小孩,需要给他们规定一些能保证安全和防止侵犯他人的约法措施。对于学龄前儿童还要增加一些爱护财产和友好待人的规定。

4.避免惩罚。

如果小孩子无视他胡作非为的后果,那么他就不大可能吸取教训。“如果你的惩罚是公正的和人道的,那么你的惩罚是无可非议的。”温德尔说。 对于违反约束制度的行为要施以处罚。如果你的女儿没乘上公共汽车,你必须开车子送她上学的话,那么当天晚上必须罚她额外地做一些家庭杂务,以补偿你失去的时间。 要酌情施以处罚,处罚的程度应取决于错误的大小。如果你的儿子错过宵禁时间,你罚他星期六晚上在家整理洗过的衣物是妥当的,但是以“六个星期不准朋友来家和你玩”来惩罚他就欠妥了。 虽然打屁股可以暂时中止越轨行为,但是从长远观点看,皮肉上的惩罚必然产生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结果。尝过皮肉之苦的小孩不会收敛自己,他从惩罚中得到的是畏惧,惩罚使他悟出大人打小孩是对的这样一种歪理。

5.滥用奖品。

“不要把洗澡水倒在地上,吃过饭后我给你冰淇淋。”你这样对你那胡作非为的小孩许愿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当你少量地发好吃的东西时,孩子没有理由胡闹。“用于制止错误行为的奖品是行贿之物。”温德尔说。“它意味着这种做法本身实质上不可取。”只有在既成事实后,为了鼓励并强化某种行为才可以使用奖励。当你发现孩子们在一起整理儿童游戏室时,你向他们分发冰淇淋就不是行贿,而是对他们做好事的一种认可和赞许。 还要帮助你的孩子识别来自心灵的奖励:满意的感情。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打扫你的房间很卖力,当你在你的朋友面前这样做时,你一定感到很自豪。”

6.公开争执。

当父母在小孩子能听得见的地方辩论家庭规章制度时,小孩子会弄得无所适从。“小孩子能学会挑拔父母的一方去攻击另一方。”温德尔告诫道。 当发生了纪律问题时父母要团结。要私下解决争执问题,确保你们双方在家庭作业、家庭杂务、就寝时间以及禁止打架斗殴、偷窃和说谎等方面的总目标上取得一致意见。要在你的配偶感受强烈的问题上作让步。或者让父母双方分别负责不同的权利,比如,爸爸监督孩子对家庭杂务的完成情况,妈妈督促孩子遵守睡觉时间。要避免由父母中的一方包揽所有的督促事宜,这样做会助长孩子在这位包办一切的爸爸或妈妈不在时视约法三章于不顾而为所欲为的行为。

7.假设最坏的情况。

当你那六年级的孩子抱怒一个同班同学打他时,你可不能这样说:“你肯定惹他气得发疯。” “如果你无意识地假定你的孩子犯了过失,”温德尔说,“你就等于在说他本质上是坏的。” 应该就事论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为本身上,不应该集中在行为的执行者身上。要避免“总是,从不”这些词(如不应该说“你总是丢三拉四、你从来不听我的话”)。正确的做法是在纠正错误做法时使用一些具体的说教,如“你忘记挂大衣了。”要让她知道你相信她能够不负你的希望,即使她这一次不知道。【7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