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实“双减”不可忽视教师“增负”问题

(2021-10-03 20:08:4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马肃霜

**”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为教师“减负”也被重新提及。《科技日报》刊发的《落实“**”,学校教育更需“减脂增肌”》一文指出,“**”让学生在校时间长了,教师全天与学生在一起,感觉则是更累了,别忘了给教师“减负”,要关心爱护教师,保证他们基本的教学时间。

落实“双减”不可忽视教师“增负”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出台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为教师“减负”。但是,教师负担过重问题仍屡见报端,很多教师仍然没有从为填表而忙碌的“表叔”“表哥”角色中解脱出来,给教师“减负”仍然挂在墙上,“减负”措施多停留在文件中。

原有的负担尚未减轻,随着“**”政策的落实,教师在校时间延长,负担又有增加之势。对此,有教师坦言:如果“**”政策全部落地,中学实行晚托和晚自习的话,老师一般要从早上六点出门,工作到晚上八点半才下班,回到家差不多九点,短时间还可以,时间长了老师肯定受不了。

除了上课,老师要从事批改作业、定期进行家校沟通等工作,要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纪律等事务,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各类检查、评比。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老师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学习和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完成一些摊派的非教育教学任务。落实“**”,如果不做相应的减法,势必会增加教师的负担。

对于开展课后服务引发的教师在校时间过长问题,教育部明确,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同时,教育部还明确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参与课后服务,充分利用好少年宫等社会资源。这些政策为减轻教师负担提供了指南,至于如何落实,还需要各地、各校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将为教师“减负”落到实处。

(作者马肃霜,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