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强化四种意识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做好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需要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工作的态度,也需要大胆的创新理念和开展深刻的教育反思。要具备这些就必须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一、岗位意识
近日读了《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如何珍惜岗位》一文后,令人深思,振聋发聩。文章说:“现在有些人拿着岗位当儿戏、混饭吃、作践毁坏岗位,令人痛心。”诚如作者所说:“岗位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没有干事业的理想、信念与精神,就难以正确对待自己的岗位。”众所周知,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伟大的,我们在这个岗位上肩负着塑造人类灵魂、培养祖国人才的重任。我们的工作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左右着国家的兴衰。因此,在我们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现在有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拿着薪水混饭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不图进取,把心思用在追名逐利上,想尽办法争荣誉,用尽手段抢表彰,为升迁绞尽脑汁,不择手段,至于工作业绩则看得很淡。试想,这样的岗位意识和工作态度,能把教学搞好吗?教师们,既在其位,就该做点事情,要清醒认识到:岗位的价值在于奉献,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我们应当强化自己的岗位意识,淡泊名利,刻苦工作,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真正对得起党和百姓给予的信任。
二、和谐意识
和谐就是一种相互的信任、理解和帮助,就是一种幸福。和谐意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确立的意识,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就不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职业的幸福感。和谐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以及在理解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团结和协作精神。和谐能造就良好的工作局面,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误会,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从事教育工作,既要动之以情,更需晓之以理。情,就是对同事、对领导、对学生有感情。只有有了这种感情,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正确的态度:对同事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对领导有尊敬理解的态度,对学生有精心呵护的态度以及有扎扎实实履行岗位职责的态度。这都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理,就是以理服人,在教育工作中,要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要通情达理。同事、领导、学生最服的是“理”。我们说话做事,只有合乎情理,大家的思想才有可能统一 ,行为才有可能一致,关系才会融洽,工作才能顺畅,和谐才能实现。
三、创新意识
创新意味着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意味着不得过且过,不敷衍糊弄;意味着试图变革,追求卓越。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改革我们的教学理念,改革我们的教学模式,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改革我们的评价机制。在教学理念上,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培养学生能力的思想;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走适合自己潜能的发展之路,为祖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为辅助,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同时又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再就是要创新教育评价机制,要改变以往“分分是学生的命根”的唯一评价标准,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学业、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要看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要抓住学生的一点瑕疵就将其“一棍子打死”。聪明的教师总是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表扬,增强其信心,激励其进步。只有把握好评价机制的天平,才能使学生在公平公正的评价中获得健康愉悦的成长。
四、反思意识
这里要说的反思指的是教学反思和育人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每结束一堂课,就要平心静气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认真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重点难点是否解决,课堂教学生成了哪些精彩之处,教学中哪些环节处理得不够好,学生学习中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等。通过反思,把教学中的优点、亮点、不足或是败笔,都汇总整理出来,写成教学反思录,并据此查漏补缺,推敲斟酌,重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案,使其日臻优化。教师通过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下一步改进的方向,这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自己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育人反思就是指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习惯、纠正学生的错误偏差等方面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做法。比如有些学校在迎接上级领导检查时,教师们忙得焦头烂额:自己一边造假业务档案、工作档案,斟酌上级座谈的对答词,同时还教学生如何填写上级的调查问卷,如何填写个人成长档案袋,而且要求学生都得说学校教学执行的是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学校素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等等。待检查过后,我们的教师是否也该反思:这样做不是在误导学生吗?不是在教学生撒谎吗?社会还有诚信吗?我们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会怎样做人呢?再比如,当我们的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偏差时,有些教师不问青红皂白,气势汹汹地采用体罚、口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咄咄逼人的批评,把学生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批评过后,我们的教师是否也该冷静地反思:这样教育难道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吗?难道不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吗?学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消极情绪吗?这样教育能使学生走出不良习惯的阴影吗?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吗?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广大教师既要科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要深刻反思自己的育人方法。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