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福桑梓同样可以人尽其才

(2021-09-23 22:45:1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佟云翀

【新闻回放】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郝治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正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这篇文章的分量很重,在表面高分子链微观动力学机制上取得了创新成果,是界面科学和高分子科学一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研究突破。但郝治伟毕业后并没有选择继续攻读博士,而是选择回乡当公务员。

造福桑梓同样可以人尽其才

不少网友为郝治伟没有继续科研道路感到惋惜。一段时间以来,生物、化学等领域的专业存在学习难度大、研究周期长、毕业生薪资偏低等现实原因,让求学者犹豫。随着国际竞合关系持续变化,社会舆论对国家科研发展和技术突破的关注日益提升。作为影响着世界发展的前沿科学领域,这些专业却被公众所误解,甚至面临招生困难的窘境。在网友看来,连郝治伟这样年轻有为的科研人才,都没能读博深造而选择当一名公务员,确实可能会打击一些有志于学术的求学者的信心。

但是,网友的认识也存在误区,科研并非科研人才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唯一途径。科学技术造福社会有两大重要环节:科研和成果转化,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样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我国目前已取得很多科技成果,但转化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另一方面,公务员并不等于行政工作,部分岗位也需要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郝治伟所在岗位将负责当地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管理工作,有像他这样具有专业知识人才走上公务员岗位,也将对当地的科研发展与成果转化大有裨益,进而带动地方产业优化升级。

长远来看,扩大科研人才力量培养和储备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扭转一些专业领域后继乏人的境况,还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步伐,提高科研领域的吸引力。同时,也要拓展多元职业发展道路,让更多专业人才能够人尽其才。

(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