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塑造成一名优秀教师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师,将关系到我们下一代人才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因此名师就成为稀缺资源。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呢?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要善于学习
优秀教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重新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掌握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一些目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一些学生的思想动态,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的提高来说,还是对于班级管理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天你就将停止教学。对教师而言,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必须首先学会学习。只要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只有善于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育人,更要育已;不会育已,便不会育人。
优秀教师不忽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师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高,学生喜欢听你的课,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就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这是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这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所以,要想成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要重视教育科研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凡是有较强研究意识的教师,与其他人相比,他的成长速度更快,职业的境界更高。每一个教师都要把握新的质量标准,都应领会新课程新教材的精髓,都应掌握新的方法和手段。教育科研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克服对教学的倦怠感,并且通过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和水平。
三、要拥有积极的心态与健康人格
优秀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认真严肃、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即身正;二是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即学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
一位教师优秀,是因为工作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优秀教师每天面对面对的还是昨天的那些学生,但今天却从这些学生身上发现了不同于昨天的新东西。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
四、应随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能带好差生
能否成功地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我们当老师的,应该永远把握教育的主动权。要随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关心差生的情况。我们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把学生引入正常的教育轨道,也就是把学生引上路。一旦把学生引上路,老师的工作负担将大大减轻。
差生普遍有这样一个心理:我是差生,我不可能有多大作为。这样的消极心理在无形中给了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无法走出自卑的阴影。同时,这种心理还会使学生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总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学生。其实,在每个同学(无论其成绩优劣、表现好坏)内心深处,都怀着对成功的渴望。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认清自我并重新振作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精于此道的教师总能找到学生的症结,对症下药而药到病除。
五、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实行科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也是合格教师的基本标准。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根基,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教师应当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精神,那就是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