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问题学生的管理

(2021-09-20 09:08:47)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初中,是学生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这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危险的时期。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这个非常时期较稳定地过渡成长,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些学生“锋芒毕露”,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种种困难。他们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总是认为自己正确,盲目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处理事情行为强硬且过激,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他们的种种反抗行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时发生得迅速突然,常使班主任措手不及。这些“问题”显露的学生,成了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关注问题学生的管理

成为班主任已经多年,在管理学生的时候,不断与各类学生相处,“问题”学生也接触了不少,从开始的强力镇压,到后来的分类管理,我不断摸索、总结反思,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下面谈一下我对问题学生的管理意见:

一、行为人师,言为示范

“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必须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师德素养,才能令学生们信服,学生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普遍具有“向师性”,“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之一。“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好象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而趋向于教师,“向师性”一词也由此而来。而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引领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的仪表、举止和习惯是教师素质的外化,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素质的动力。通过班主任的引领,能减少班级问题学生的数量,减少工作压力。

二、宽容,给个性学生改正错误的空间

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错误,更何况这些尚不懂事的学生呢。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总会发现,很多不大听话、常常犯错的个性学生,他们也知道在上课讲话是错误的,但他们很多是由于性格使然,常常是无法克制,不是有意捣乱。他们在违纪的“情况说明”中这样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我错了,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已经努力在改了,请给我机会好吗?事实上,作为班主任,我们也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有些性格、不好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得掉的。试想,作为我们成人,有时在开会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交头接耳,更何况一个学生、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呢。

三、尊重,让个性学生学会自爱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对于“问题”学生,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做错事时,就事不就人,给他们面子,维护他们在同学中仅存的一些尊严。班主任就得像心理治疗者一样,重视同他们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从人格平等、道德平等的德育原则出发,在感情上采取完全接纳、同情、信赖、理解的态度,如实地接纳学生,并理解学生的感情,做到换位思考,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能靠叫家长和体罚伤害学生,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事倍功半。

四、欣赏,为他们撑起自信的天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长年盛开的花朵。”在班级中,每个个性学生都是一朵独特的花,班主任要努力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独具魅力的特点,用欣赏的态度关注个性的发展。我们总是喜欢别人赞美自己,希望听到别人的夸奖,渴望被别人欣赏,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别人这么做。作为班主任,更要学会去欣赏这些个性学生,创造一个更适合他们个性发展的宽松、和谐又充满人情味的教育环境。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认真去发现个性学生身上的优点。这些在教师心目中“不好,难于管教”的学生,他们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例如讲义气、有号召力、组织能力强等等。一个人再坏也有他好的一面,所以对于这些个性学生,班主任可适时地加以表扬,并在集体活动中让他们有机会、有空间展示他们身上好的一面。比如:组织能力强的,可以让他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或一次文艺节目,相信班主任的欣赏会让他把活动组织得有条不紊、非常成功。班主任在平常谈心中,要时常告诉他们:老师很欣赏你的哪一方面的优点,如果你能在其他方面也做好的话,你在同学心目中也是好样的。只要班主任真的把他们的闪光点放在心上了,在平常工作中就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使这些学生感到满足、兴奋,而且会有一种做得更好以讨老师欢心的心理,毕竟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如果一个大家都认为很糟糕的学生,得到了班主任的欣赏,他肯定会尽力表现得更好,有时候他们的表现会令同学大吃一惊的。

五、加强家校共教是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保证

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有的与家庭变故有关,如父母对孩子溺爱会导致孩子自私、霸道、强占他人财物等问题,父母离异会导致孩子性格孤独、人格不健全等心理问题。因此,只有加强家校联系,达成教育要求的一致,学生的好习惯才有可能养成。特别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问题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就更重要了。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写联系卡、打电话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孩子在校的点滴进步或要求他们一起教育的内容。总之,我们在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中要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建立家校共教机制,比如说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和家长个别沟通等等方式,让家长在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来源:思想者园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