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通衔接是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关键

(2021-09-08 17:54:3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王建强

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德育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维度,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实现德育评价互通衔接至关重要。

互通衔接是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关键

首先,学校内部要互通衔接。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对学生的评价具有相对独立性,容易以“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德育评价在关注学生当下的同时,还应当有整体观念和长远眼光。比如,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给学生的评语不妨由“该生是什么样”向“该生可以怎样做”转变。

其次,不同学段、学校要互通衔接。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学生必然会经历几个不同的学校,这样一来,打通各学校之间的德育评价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实现这一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谋划,制定规范性评价标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可视化方式,呈现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学校的成长情况。同时,要规范德育评价结果运用,帮助学生减少因校际差异带来的不适应。

再者,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要互通衔接。学校教育的成效很容易被家庭和社会消解,“5+2=0现象在德育工作上尤其突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目前,由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对薄弱,有些学生回归家庭、社会后,往往会释放在学校被规制的不良言行,甚至会变成别人口中的“坏孩子”。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对家长、学校和妇联等组织提出了一体化德育协同要求,这些要求如何落实,如何在评价结果中体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北京市率先实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值得各地学习与借鉴。如何实现德育评价的互通衔接,将成为落实工作的关键。

(作者王建强,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