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校外培训收紧引发“私教”升温

(2021-08-29 06:34:1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张小军

“培训学校干不下去了,我家跟前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变成了一间奶茶店。一杯奶茶500块至1000块,店长说买奶茶还送免费作业辅导服务。”“家长买一架私人飞机在空中补课,下课后老师直接跳伞离开。”这些段子背后,是大众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对补习机构是否会躲过监管变相补课,以及私人教师是否会升温的担忧。(7月30 红星新闻)

警惕校外培训收紧引发“私教”升温

治理校外培训,是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让学科类培训退出培训市场,更是规范校外培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但是,这也可能会导致“私教”升温。“私教”以学科培训为主,大多证照不齐,且价格高昂,如果升温,势必再次形成“剧场效应”,对教育生态造成新一轮冲击。

“私教”具有场地隐蔽、形式多样、教师与家长高关联等特点,这也增加了监管难度。由此看来,防范“私教”升温,不能仅靠行政监管,还需提升家长、教师觉悟。

首先,要引导家长、教师转变观念,不再把补课视为提升成绩的良药。学生文化课程跟不上,与智力、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补课”的提分作用极其有限。家长不宜在补课上拼死劲,教师也不宜把之当成“香饽饽”。

其次,要改变“唯分数”“唯升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文化课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或许在运动、艺术等方面有天赋,与其让这些孩子在补习文化课上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引导其培养特长,为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打好基础。

另外,在学科类培训被坚决禁止的情况下,学科类培训教师也要积极转型。如果想钻政策的空子,不仅劳动权益无保障,还容易陷入发展瓶颈。至于从学校跳出去、被校外培训机构“挖”走的优秀教师,教育部门应考虑如何把他们“用”起来,以防范“私教”升温。

防范“私教”升温,最根本的还是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从而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政府要加快推进教育评价、人才评价改革,积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家长走出功利化误区。同时,指导、督导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课后服务、假期托管服务,确保学生假期有去处且能学足学好。

(作者张小军,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