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形成并发展数学教师的反思能力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数学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罕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数学教师成长的公式:数学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数学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怎样形成并发展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还很粗浅的想法。
一、确定需要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它并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古语说“有的放矢”,教学反思应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
顺应素质教育之需,数学教育需要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技能、高水平的数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数学教师队伍。为此,小学数学教师的反思应包括三种重要成分,即认知成分、批判成分和数学教师的陈述。
二、把握反思的过程
反思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其中包括发现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实践操作、反馈并做下一步的教育决策。
在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8年中,我感到我时时在经历这样的反思过程。以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为例。最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课内容,课堂上,我让他们反复地做练习,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们开始失去了热情。上课时,我口干舌燥地讲,而他们意兴阑珊地听。我很困惑,是我的教学有问题,还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呢?在很多的数学教学杂志和教学录像中,我看到了不同于我的课堂教学的实例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更是引发了一场关于数学教学的大讨论。我想此时,我是经历了反思最为重要的两个阶段具体经验和观察分析。之后,我将自己反思的结果一点一点地运用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游戏法、竞赛法,设计活动课,逐步放开,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兴趣盎然的课堂中来。我发现,游戏的加入与活动的增多,非但没有使教学进度滞后,反而因学生参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然,在验证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不一而足的问题,如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活动课堂的管理问题等等,但反复的反思、对照、验证过程中,我感到学生们体验到了数学课堂的乐趣。
三、 注重反思的方法
荀子《劝学篇》中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好的方法,将可以使我们顺利达到目的。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反思。
1.反思日记
数学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备课和上课是两个互相关联的重要环节。在备课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各个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其合理性在课堂实践中获得检验。例如在日常教学中,经由学生的群体性反应,如他们的接受程度、参与程度、投入水平等表现,数学教师会产生某种体验。因此,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或在一节课结束后,即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常常自问:我的教学步骤流畅吗?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吗?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吗?有效吗?我设计的任务型活动能吸引学生吗?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有什么是我可以改进的吗?如何改进?我给了我的学生现成的鱼,还是给了他们钓鱼的方法?我微笑了吗?
这种反思方式能使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陈述水平,并带动认知成分的延伸,帮助数学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2.详细描述
数学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在我工作的学校,数学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的风气很浓厚,课后,数学教师之间坦率地交换意见和建议,对课堂中的情景热烈而细致的讨论。上课者和听课者之间的这种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发现许多数学教师自己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
3.现场讨论
在每周的教研会上,教研组的数学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学校所有数学教师所共享。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师在各自的实践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体会和方法,但教学中总是存在一些共性的难题。例如2001年1月,教育部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小学数学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导下展开教学并体会到了它的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但实际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困惑,如什么样的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如何在活动课中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如何设计更有效的活动模式?等等。这时候,市、区或更大一个范围内的群体反思往往有助于帮助数学教师解决问题。
4.行动研究
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数学教师的个体反思、实际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因此,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数学教师与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这种反思方法称为行动研究法。美国社会学家勒温认为“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教育第一线的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研究探索活动这种相互支持、交换意见、取长补短的合作,使得实际工作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研究的基础和来源,研究的成果又将进一步提高和指导数学教师的实际工作。
当前,国际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提出了“数学教师即为研究者”的重要观念。在美国,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数学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际能力,而且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反思,形成了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运动数学教师成为研究者运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强调:数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因此,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数学教师,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