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5,321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撒谎可能是求助信号

(2021-08-24 13:13:46)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2314时至16时,由晨报与市教科院联办的“家长热线”第26期开通,本期主题“孩子爱撒谎,家长怎么办”,吸引了多位家长致电讨论。来电家长均表示,自己的孩子曾经或经常撒谎,而撒谎的背景多半是因为考试考砸了或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未达到父母的要求。

孩子撒谎可能是求助信号

  有趣的是,谈话中几位家长对孩子撒谎的前因后果往往一语带过,更多地宣泄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的苦恼。本期热线值班专家、原武汉外校小学部副校长、高级教师邹梅卿提醒家长:不要光盯着成绩看,撒谎可能是孩子的求助信号。

    邹梅卿表示,孩子撒谎是一种常见现象,有的孩子是经常性的,有的偶尔为之,其动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逃避父母和老师的处罚,一是博取父母和老师的欢心。两者家长都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市教科院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张汉强认为,孩子会撒谎很有可能是遇到令他为难的事实,而这一事实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结果,影响父母或老师对他的态度,孩子很自然会选择一个相对自己有利的表达方式。所以,家长不要一味认为撒谎是孩子的错,而要将之视为孩子的一种求助信号。

  来电选登

    不愿读书 为逃学撒谎

  一位妈妈:儿子15岁,现读初三。儿子本来成绩并不好,费尽心机将他送进快班,学习仍不见起色。他常常逃学,被我知道后,现成天闹着要去打工。

  专家分析:将成绩并不好的儿子调进快班,这位妈妈看来是好心办错事了。快班的教学进度、方法、模式会有所不同,基础较弱的孩子很可能会吃不消。上课听不懂,考试排倒数,被同学鄙视,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都会厌倦,甚至干脆放弃。因此,说谎话来麻痹自己、敷衍父母也是情有可原,家长不能全怪孩子。建议这位妈妈先帮孩子找回自信,将儿子调回普通班。

成绩不好 为高分撒谎

  一位妈妈:女儿14岁,正念初二,经常撒谎,明明考试只考了60多分,她却说90多分,如今对学习丧失信心,与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男孩子有交往。其实女儿理解力、领悟能力都不错,但不知如何帮她将局面挽回。

  专家分析:女儿为什么要抬高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期望值较高,如果达不到要求,孩子可能会受到指责甚至打骂,而如果达到或超过家长的要求,则极有可能得到表扬甚至物质奖赏。家长的态度左右孩子的行为。

  孩子第一次撒谎时内心肯定是忐忑不安,当家长发现孩子第一次撒谎时,应找准原因及时沟通。对于经常撒谎的,家长需将怒火压一压,不宜当众训斥,还是先了解原因,再说明危害。

  孩子谈撒谎

    撒谎伎俩——否定事实

  目的:逃避责骂

  武珞路中学七年级18班曦曦(化名)

  曦曦说,她知道说谎话不好,但有时也会欺骗妈妈。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她没有考好,未能达到及格线,猜想一向对她要求很严格的妈妈肯定无法接受,一顿臭骂是躲不掉的,说不定还会制定一些新规定,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所以,当妈妈问起时,她告诉妈妈“马马虎虎”,妈妈向她要试卷看,她说“老师没发下来”。事实上,试卷一般都要交给家长过目并签字,而她那次是让爸爸签的字。爸爸脾气比较和蔼,答应帮她保守这个秘密,只要求她下次要努力。

撒谎伎俩——移花接木

  目的:满足父母不能满足的需求

  粮道街中学初二(3)班静静(化名)

  每天爸妈会给静静10元的零花钱,主要用于早餐、午餐及喝水,除此之外,他们很少再给额外的零花钱。而静静很喜欢“超女”李宇春,近来一直在收集有关的一些小玩艺,比如:贴纸画、锁扣等,其实在学校有很多同学都有此爱好。

  爸妈不赞成她搞这些,认为这是乱花钱,当然也不可能满足她,“没办法我只有挪用餐费。”妈妈看见她书包上挂的一些个性的钥匙扣免不了多问两句,她就用“同学送的”搪塞妈妈。

撒谎伎俩——无中生有

  目的:减轻惩罚

  粮道街中学初一(1)班飞飞(化名)

  上六年级时,他故意逗班上的一个女孩儿玩,当着同学的面叫人家“肥婆”。那女孩盛怒之下揪住他的耳朵,他觉得很没面子,便给了那女生两拳,结果被班主任撞见。

  班主任将两人请进办公室,那女生说他骂人,他就一口咬定是那女生先碰掉了他的东西。飞飞坦言,事实上是没有的事,他冤枉了那女生,当时只是希望老师弱化对他的惩罚。

  专家建言

    矫正撒谎劣习 必须对症下药

  接线专家邹梅卿表示,哲人罗素曾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从以上实例也不难看出,孩子不会无故撒谎,往往是因为家长管教比较严厉,双方沟通不顺畅,为了逃避责备、免除皮肉之苦才出此下策,而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歪曲事实、夸大事实、捏造事实、虚实混杂、嫁祸于人。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家长该怎么办?一般来说,孩子撒谎与家长没有拿出科学的应对策略有很大关系。帮助孩子矫正撒谎的劣习,家长必须对症下药,第一步找出撒谎原因,在教育孩子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立即当众指责或教训孩子,最好另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聊一聊撒谎会带来哪些后果。

  2.容许孩子犯错,奖励孩子说真话,给孩子说真话的勇气。

  3.父母要以身作则,说话做事要讲诚信,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4.抓准第一次。当孩子第一次撒谎时,不要轻易下断言,了解撒谎的动因后再予以劝导。

5.对于屡犯的孩子,要观察其言行,落实事实,帮其明确撒谎的危害性。 

6、学会识破谎言。

下面是一篇技术性的文章,并非心理学上的结论。这些技术通常应用于侦察领域,但对于一般人,学会这些技术也非常有好处。反正这就是个充满谎言的世界,多做些研究,以防成为谎言的牺牲品,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更有必要学习一下。不过,有时候被蒙在鼓里是件幸福的事情,本文对你学会这些技术之后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撒谎者的行为特征:

    一般地说,撒谎者的肢体语言都比较僵硬,说话时基本上没有手和手臂的动作加以配合。这是由于撒谎者出于本能的保护意识而使其身体尽量少地占用空间。

   一个对你撒谎的人会刻意避免与你有目光接触。

    他们会用手触摸自己的脸,脖子,或者嘴巴,也就是所谓的抓耳挠腮。他们通常不会在撒谎时将手五指张开放在自己胸口。

撒谎者的表情特征:

    脸部表情对事件的反应迟缓,一旦表情出现在脸上,就会保持较长的时间,并且表情转换也很突然。

    语言和表情不能合拍。通常当一个人收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礼物时,他会很高兴地说“我很喜欢”,如果是撒谎者,他会在说“我很喜欢”之后才会露出一丝高兴的表情。

    语言和表情相互矛盾。如果一个人皱着眉头对你说“我爱你”,你一定不会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吧。

    如果一个人的表情并非发自内心,他一般会把脸部的肌肉运动限制集中在嘴巴的部分。正常人在微笑时会同时牵动下颌、眼睛和额头的部分。

撒谎者的互动和反应特征:

    撒谎的人通常采取防御状态,无辜的人进攻性更强。

    面对质询和指责时头部和身体会有微小的晃动。

    撒谎者会无意识的将一些物品摆放在对方和自己之间,比如书,或咖啡之类的。

撒谎者的语言习惯:

   撒谎者会重复质问者的话作为答复。

    简短的答复通常是真实的。比如,“我没做”(true),“我真的没做”(false)

    撒谎者不对问题做直接答复,他们会采取暗示的方式,而非直接地否定或肯定。

    回答问题时会补充各种不必要的细节,并且,他们对谈话过程中出现的沉默感到非常不舒服。

    人在撒谎时会尽量避免使用人称代词,叙述语调也较单一。因为人称代词通常是为了强调真实性。

    含糊其辞,不强调任何事情。

   其他特征:

    如果你确定某人正在撒谎,那么当你转换话题时,对方会非常乐意并感到无比轻松。而正常人会对突然的话题转换感到迷惑,并希望再次回到之前的话题。

    撒谎者会故作幽默,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

    一般来说,如果某人出现了以上各种迹象的一种或多种,还不能就此断定他在撒谎,应该与他平时的行为习惯进行比较之后再下结论。

另外,如何根据眼睛看的方向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

很简单,举例来说,如果你男朋友回家比平时晚,你问,“去哪里了?”,他可能会说,“去见了一个客户”,你再问,“生意谈成了么?”,他答,“进展顺利”。当他回答你的问题时眼珠子基本上在左半球徘徊,那么,他多半是在撒谎,因为他正在试图在大脑中构造图像和声音(而非回忆)。

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对方回答问题时眼睛仍然平视质询者,那么,恭喜,你遇上高手了!

做结论前有必要了解对方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可靠。

7、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8、说了谎的人,其实对自己的毒害最大最深——生活的千斤巨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