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十大谋略(下)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6、用和之道
用和之道,就是使班级内部以及班级与外部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的方式方法。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班级组织内部结构比较合理,目标统一,愿景一致,心理相融,意见能求大同存小异。二是指班级组织与家长,社区公众密切联系,双向沟通,有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赢得舆论的支持和行动上的配合,彼此融洽合作。和谐,要求班主任把理念,目标,组织,人员,士气,经费,物资,时间,信息与环境等要素,连同班委会,共青团,少先队以及学生与任课教师等,按照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的需要整合起来,设计出便于调控的管理程序,运用有效方法,发挥班级管理职能,保证班级管理活动朝着预期目标前进。
用和之道,班主任必须掌握以下方面的技巧:
首先,班主任要善于调适自己与学校,年级组的矛盾。一要注意摆正自己与年级组,教导处的关系,做到下级尊重上级,服从上级,支持上级工作,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对年级组,教导处的最大支持与尊重。因为这既是取得上级信任的前提,又
班主任要使用和之道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效能,一要在思想上树立系统理念,视班级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使班级各项活动围绕和服从育人整体目标和谐有序运行。二要确立环境意识,有效处理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辩证关系,营建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三要在班级工作安排上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使班级教育和教学质量与效率综合平衡,和谐发展。四要在行动上,全体师生都围绕班级目标,团队奋斗,使整个班级管理系统始终保持步调一致,防止与克服各自为政的不良倾向。
7、用势之道
势,就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其它社会活动的状况和情况,是形势,态势,气势和趋势的合称。用势之道,就是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认识势,了解势,把握势,运用势,最佳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具有客观性,可变性,持续性,可用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班主任工作内容极为复杂,从班级管理角度讲,无非就是班级预测,班级决策,班级协调和班级指挥等。这些班级管理活动没有一个能离开用势,也就是说,用势贯穿于班主任各
班主任用势,一要坚持顺应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的大趋势原则:二要坚持贴近全班学生的心理状态,探索学生心理活动与特征原则;三要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住班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则。班主任要十分注意用势的方式方法,其中有三:一是班级在开展任何一项教育活动之前,要舆论先行,制造声势,形成气氛,激励学生气势,形成人人奋勇争先的风尚,将学生引向班主任预先设计的方向。二是要重视并善于审时度势,即班主任不仅要有审时辨机的慧眼,而且要有把握时机,驾驭机遇,适时作出决断和反应的魄力与应变力,进而做到认清时势,顺应时势,择机而行。三是要学会顺应班级及其学生思想发展变化趋势,跟着情势的变化,因势利导,把握时机,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促进班级形势朝着预期目标方向发展或转化。
8、用度之道
度,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反映质与量的统一。用度之道,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运用度的辩证原理,对工作进行定量分析,注意掌握分寸,掌握火候,掌握时机,探寻最佳度的方式方法。在班主任的思想方法中有个“度”的问题,存在着“度”的把握,“度”的运用和“度”的选择。
班主任在用度时,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待学生的毛病和问题的处理,要将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既不能机械的死抱“规定”,“制度”不放,也不能无原则地妥协变通,如果只是照搬原则,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就会使学生成为僵化原则的牺牲品。冷处理与热处理的关系。班主任工作是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掌握火候,把握分寸,择机而发,火候,就是适度。火候恰到好处,就是讲时间一定要准确适宜。“冷处理”,就是班主任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有时引而不发,视而不见,故意冷淡,稍后再作处置。“热处理”,就是对班级中发生某种事件或矛盾,要触机而发,及时扑救。因而,班主任必须明确 “冷”与“热”是相对的,而且还是动态的,是“冷处理”还是“热处理”,必须因人,因时,因事而定。多管与少管的关系。有的班主任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班级工作由他一人大包大揽,这就是没有处理好多管与少管的关系。要取得班级工作的好效果,就需要尽职尽责,而越是尽职尽责,就越要克服忙乱,不要把尽职尽责与事必躬亲等同起来。班主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上,放在做好班级工作规划,组织,指挥和培养与提升班干部能力上,放在转化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其他具体日常活动则应授权给班委,让自己从繁忙的事务圈子中解脱出来。
疏导与堵塞的关系。班主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既要有疏导又要有堵塞,以疏导为主,堵塞为辅,二者结合,相辅相成。在二者的使用上要视事件或矛盾的性质而定,防止片面性,不能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要以疏导为主而视堵塞为“虎”,谈“堵”色变,放弃“堵塞”之法。也不能因为强调可以堵塞就轻视疏导,视疏导为“无能”之举。这两种倾向都是不正确的。
班主任要准确地把握“度”,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用度能力。首先,要认真学习,树立“度”的理念,提高对度在班级教育与管理活动中科学价值的认识。其二,要在班级工作实践中学会进行“度”的分析判断。其三,要在班级教育与管理活动中注意“度”的选择。其四,要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度的处置。
9、用时之道
用时之道,就是班主任认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使用自己时间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班主任必须遵循以下用时原则:
目标性。班级管理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是围绕育人目标而展开的。要按时实现这个育人目标,就要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解决若干育人中 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要进行时间运筹。由此,育人目标是班主任用时之道的基础,否则,用时之道对班主任就毫无价值可言。因为有了育人目标,一切活动都必须是为围绕这个目标服务,它可以激发班主任的时间观念,增强实现目标的责任感,有效控制时间,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时间的有效性。
有序性,班主任工作是多样的,有班级内的事,有教研组的,有常规化的事,有随机性的事;而时间都是有先有后,按顺序运行。这种时间的有序性和班主任工作的多样性,要求班主任必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时间,又不浪费学生,任课教师的时间。
时效性。就是班主任工作中要集中精力,保持最佳情绪,利用最佳时间,以提高时间效率系数;既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又要尽量把时间集中起来;还要注意班委会成员工作序列化,班级日常工作应由谁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 做后转给谁,都要有明确规定,以有效发挥时间,利用时间。
班主任用时的方法很多,要着重掌握赢得时间与支配时间这两个方面的技巧与秘诀。要想赢得时间,一要了解时间是怎样被耗费的。要知道自己时间的耗费情况,就必须先记录时间。班主任应养成勤于记录时间耗费的习惯。办法是在做完一个活动,办完一件事或与学生交谈一次之后,立即记录下所耗费的时间,每天一小结,连续记一周,二周或一个月,然后进行一次总体分析,看看自己的时间究竟用到什么地方了,从中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二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随手处理可以处理的事情的作风,不要依赖着明天。三要抓住一天中的“高效时间”。把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放在一
10、用语之道
语言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组织协调,传播沟通,联络情感以及宣传鼓动等重大作用。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要十分注意遵守用语的基本原则:
思想性。班主任的语言应能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激励上进,转变思想,引起行为的作用。
准确性。班主任说话要确切地使用概念和术语,不管是阐释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还是判断是非,都不能主观臆断,信口开河,而应当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
知识性。班主任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心智,增长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品格。
逻辑性。班主任的语言既要符合实际情况,谈到点子上,又要有逻辑性,对问题的认识,判断,结论有理有据,环环紧扣,不要脱离实际,言之无物,自相矛盾,一团乱麻,让学生越听越糊涂。
激励性。班主任的语言能鼓舞学生的士气,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幽默性。班主任的语言要有趣而意味深长,既幽默又有魅力,能给学生一种宽广的心胸,随和亲切的性情以及洞察一切的聪灵感觉。
趣味性。班主任说话要语言丰富,活泼好笑,能吸引学生,活跃气氛,消除疲劳。
通俗性。班主任要能根据不同的学生使用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是能适时使用方言土语,口头语,顺口溜,成语,歇后语,以增加自己语言的美感和学生对自己的感情。
简洁性。班主任要说短话,不要口若悬河,拖泥带水,一定要语言精炼,简明扼要。
情感性。班主任的语言要富有感情色彩,充满丰富的感情,既能晓之以理,又能动之以情。
班主任用语一定要把说话,聆听,眼,手,态度和语言相配合。班主任说话的艺术性有四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