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一名理想中的好教师

(2021-08-15 22:23:37)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是一帮个性不同、学识不同、思维不同的学生。课堂教学不应该有固定的程式和方法,理想中的教与学就如同一个“方圆”,“方”就是一个课室,一节课的40分钟,一堂固定的授课内容;“圆”就是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教师要在“方”的框架内,让“圆”变得最大化,“方圆”互为一体,相融互通,和谐发展,这样的教与学,才是理想中的课堂。要想构建出理想中的课堂,成就出理想中的学生,那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位理想中的好教师。

做一名理想中的好教师

一、理念领先,素质至上,做一个减负高效的教师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学习和树立先进的教改理念,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负高效”,先行先试。“减负高效”,一是既要减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要减去教师过度的分数质量负担,个别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忙于上课,疲于辅导,结果“累了自己”,又“苦了学生”;二是既要追求知识传授上的高效,又要实现能力拓展上的高效,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近年来,开平市三埠镇中小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四主”优质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主,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合作、勤于实践,勇于探究。教师掌控课堂,循循善诱,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作用,拓展知识,启发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加强多种能力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教学,张扬激情,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是加工创新的过程,而不是按图施工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课堂出现的具休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方法、手段。如果一味按照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步骤去上课,那不是教学,而是表演。好课是没有标准的,是千姿百态的,是既有预设,又能创意生成的。实际上,只重视知识的移植的课堂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仅仅达到认知目标的课不是真正的好课。

“什么是好老师,就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再喜欢老师的讲课。教师要通过努力工作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上课越来越富有激情,越来越蕴含智慧,适时制造兴奋点,适时地引发思考点,学生必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提高教学质量就会水到渠成。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将是教师之福。

三、教得好,更要学得好,做一个以生为本的教师

现在的课最明显的弊端在于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脱节。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我如何教,更应该考虑学生如何学。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更精彩,这样的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习惯,有自己的知识层面。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和认知水平,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一个优秀教师不但能够让学生“肯学,愿学”,更要让学生“学会,会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此,开平市三埠镇中小学在教改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实施“三既三又”:既重视教师教学质量,又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既注重教法研究,又注重学法指导;既提升课堂知识容量,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构建“评教师,更评学生;评效果,更评过程”教学评价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学了什么和感受了什么,“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推广。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