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爱开启心灵的钥匙

(2021-07-29 23:19:05)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育人的工作。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更复杂、更丰富了,对班主任来说,其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何把一个班级塑造成一个团结向上的优良集体,如何把每个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要“以爱育人、严慈相济、耐心教导”用爱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

用爱开启心灵的钥匙

一、以爱育人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是手持金钥匙打开儿童心灵大门的巧匠”。是的,孩子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需要用“爱”这把金钥匙打开一扇扇心灵窗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六七岁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外,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班里的亭亭同学因父母离异,母亲离她而去,父亲又下岗了,这不幸的遭遇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同情。很多同学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或零花钱捐赠给她;有的同学买了学习用品送给她,还有的同学去亲近她、慰问她………最令人感动的是班里的吴小刚同学把自己省吃俭用的6元钱捐出来。我知道他的父母也都下岗了,家庭也相当贫困,迟疑着不肯收,但他却坚定地说:“老师,您帮我收下吧!亭亭同学比我更需要。”目睹这感人的一幕幕,亭亭,这个不幸的孩子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我的心也同样被深深感动着,孩子们也为自己的举动感动着,为这个温暖的班集体感动着……我心潮澎湃:正是这些年仅七八岁的孩子们,以他们质朴、纯真的感情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谁说如今的孩子不懂爱?谁说我们的孩子太自私?眼前的这一切不正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吗?

二、严慈相济

严而有格,爱而有度,严慈相济,把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对学生,对社会负责。

首先,班主任要严于律己。“教师无小节,处处是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学生模仿性很强,而班主任又是与他们接触最频繁的对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学生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当好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真诚的投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教育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次,班主任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下有爱迪生。作为班主任,我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宽严适度,对学生的要求是其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如对“问题学生”、“后进学生”的教育,表扬鼓励要先于其他同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应表扬鼓励。班主任提出的教育标准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在采取批评方式进行教育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小题大做,批评不休,要善于控制自己,理解学生心中的感情波澜,理智的分析、思考面临的问题,寻找教育时机,选择教育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严而有格。爱而有度,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三、耐心教导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转化后进生成了每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

班里的李伟达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老师不在身边,他能交空白卷,平时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成功教育”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使他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他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浓了、纪律好了、作业书写进步了……总之,爱心+细心+耐心,这“孺子”居然可教了。

无论是自己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自己,在全面推进课改的教育环境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导师”,应以积极的情绪、开放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可以在自己的激励和引导下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去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乃至体验生命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