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学习方法(17)

(2021-07-25 08:10:09)
标签:

数学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一、高考数学:找准定位 奋力一搏学习方法

有考生说,数学靠的是平时的基础,临近高考就不用复习了--这是一种误区。现阶段,考生一定不能放松对数学的复习,懈怠了就会生疏。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给数学保留一定的复习时间。在高考前不到20天的时间里,数学复习应侧重于整理数学考卷,把一年来做过的试卷重新拿出来,每天做一套试题,保持做题的感觉。若以前留有数学笔记的话,最好也拿出来,结合老师讲的试题再认真做一遍。这样,有助于发现自己的弱项、常错的题型。查漏补缺,加深记忆。

数学学习方法(17)

重新演练书中例题

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永远是考试所依据的源泉,掌握教材所确定的知识方向至关重要。对于数学科目,许多考生往往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因此数学复习必须要动手做题。

书上的典型例题尤其是章节总结中的“例题”特别值得考生注意。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将课本上的题目直接选用或稍作修改,合理整合而得来的。所以,建议考生认真演练课本上的典型例题、习题,并真正领悟其中的知识和方法。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理解概念和公式,构建好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网络,加强系统记忆。

小提醒:在这临近高考的日子,应注重通性通法,不能一味钻研偏、怪、难的题目,否则就会产生否定自我的想法,影响自信心。因此,回归课本,立足基础尤其重要。这样不仅能夯实基础,还能鼓舞考生的士气。

重点记忆课本习题

除例题之外,在这段时间的复习中,考生可把课本上的习题再过一遍,尤其是立体几何。许多考生不愿意看课本,觉得课本简单,其实不然。能够记住课本例题、习题中的一些重要结论,能在高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遇到小题就可以直接运用,如果遇到大题,则可将此结论作为解决问题的“驿站”,将之论证后继续下面的解题步骤。

比如说,“从一个角的顶点引这个角所在平面的斜射线,使斜射线和这个角两边的夹角相等,求证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这是课本上的一道原题,考生在求证完成之后,可以将这个求证出的结论当成“定理”记住,在高考中需要时拿来就用,当然,在大题中使用时仍需写下求证过程。答题时可根据时间和答题步骤所占比重来确定是否写推论步骤,并非所有题步骤越详细越好。

再比如,此处有数学符号若干,暂略去。回头提供纸笔文稿。

小提醒:立体几何中每道习题的结论都十分重要,在高考考题中,或许改变条件或许改变结论,原来课本上的习题就摇身变成了高考的辨析问题。对这些结论,考生可根据自身能力酌情记忆。

做旧题效果好于做新题

在翻看笔记时,考生不妨动笔做一做老师在一、二轮复习中选出的典型例题;还应重新翻看自己的错题本,把错过的题再做一遍,在现阶段的复习中,做旧题的效果好于做新题。许多考生认为自己错题是因为马虎,其实这个归因太简单,往往并不准确。错题暴露出的是知识上的漏洞、是思维上的缺陷。因此,每次练习后,必须要反思。

考生一定要思考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与方法,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主要运用了那些方法和技巧?解答错误是知识上的、逻辑上的、方法上、还是心理上或策略上的原因?从多角度去联想类比,保证知识之间形成系统网络,以便在以后的练习与考试中有效避免类似的错误,真正做到有题及类,触类旁通。

小提醒:在同一处跌倒两次是愚蠢的,尤其是马上要上考场的时候,更不能屡屡犯同样的错。所以,考生找到自己的易错点是什么,自己的漏洞在哪里之后,不妨举一反三,再做几道类似的题。

如果考生是因为没有做题切入点,那就再把错题看两遍,以期印象深刻。

先把基础题分全拿下

考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题目的竞争,谁的速度快且正确率高,谁就是胜者。因此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坚实的基础,熟练的技能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取决于应试技巧与方法。

在高考中,基础题占整份试卷的80%左右,是试题的主体,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立足中低难度的题目,把握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先易后难的原则,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注意解选择题、填空题的特殊方法。先将基础题的分数拿下,才能在全卷作答中站稳脚跟,从而逐个突破难题。

解题速度和解题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也是影响高考得分的重要因素。提醒考生还应适当做些套题,定时训练。另外,再做做近三年的高考题,研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进一步规范解题过程。哪些步骤是采分点,必须有,哪些步骤可有可无,考生要心知肚明。

考生应在现阶段的复习中逐步做到:“慢做会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难题偏题不理会,舍去全不会。”

小提醒:这段时期,中等水平的考生要按高考模拟卷试题类型把基础的东西梳理一遍。成绩差的考生更不要把精力花费在做新题、难题上,要多练一些选择和填空题,尽量做到不丢基础分。在最后20天里,求助老师给讲解一些固定的数学规律、做题的固定模式,对于数学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来说也不失一个好办法。比如面角问题,90%利用的是三垂线定理,碰到面角问题就先找面里的垂线,这个面不行再试试另一个面。

做题练习不能间断

此时,考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已基本固定,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保证状态稳定,不退步、不手生,让自己的真实水平在高考中得以正常发挥。知识要掌握,题目要会做,还要提高得分率。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考生必须要不间断地做题。

现阶段的复习,无论是进行专项练习,还是做套题,考生都要计时、限时,以便对“熟练程度”和“准确率”进行训练。

如果考生目标瞄准本科二批,就必须要答好的是试卷上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前4道题和后两道解答题的第一问。”

小提醒:对数学成绩较好的考生来说,答题时应做一道题过一道题,不要反复检查,因为高考时根本没有回头检查的时间。对于成绩不是太好的考生来说,要敢于放弃。单选12道题争取拿到50分以上,多选不要花太长时间琢磨,不要抠难题。一般情况下,后面的6道大题中前三道题比较简单,要争取拿满分,后三道题要争取拿步骤分。另外,最后一个题并不一定是最难的,尤其是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选1-2个自己最熟的大题,保证做完做对。

二、高考经验:三招为你高考数学加分学习方法

1、整理各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的解法:选择题得分关键是考生能否精确、迅速地解答。数学选择题的求解有两种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的分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的分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由于答案在四个中找一个,随机分一定要拿到。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尽量不要大做”。

填空题的解法:填空题答案有着简短、明确、具体的要求,解题基本原则是小题大做别马虎,特别是解的个数和形式是否满足题意,有没有漏解和不满足题目要求的解要认真区别对待。今年江苏的数学高考填空题的分值增加许多,其得分情况对高考成绩大有影响,所以答题时要给予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填空的解法主要有:直接求解法、特例求解法、数形结合法,解题时灵活应用。

解答题的解法:解答题得分的关键是考生能否对所答题目的每个问题有所取舍,一般来说在解答题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数学难题(通常在每题的后半部分和最后一、两题中),如果不能判别出什么是自己能做的题,而在不会做的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得分肯定不会高。解答题解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各式各样的题型有各自不同的书写要求,答题的形式对了基本分也就得到了,比如概率题、立体几何题有规定的书写要求,解题时务必注意。审题清晰,题读懂了解题才能得到分,要快速在短时间内审清题意,知道题目表达的意思,题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关键的字词是什么,特殊的情形有没有,不能一知半解,做了一半才发现漏了条件推翻重来,费了精力影响情绪。

每年高考试题总有创新,对新型的探索开放题的解题要诀有:(1)试:阅读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尝试最简单、最基础的运算。(2)猜:在前面尝试的基础上,大胆猜想,可以运用归纳、类比、推广、化归等思想方法多角度、多维度地猜想,合理进行猜想是关键的一步。(3)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与证明,要注意前后联系,过程严谨。在探索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尝试举例,并进行多方位的联想,将式子结构、运算法则、解题方法、问题的结论等引申、推广或迁移,从而进行大胆的猜想,最后再进行规范的证明。

2、形成良好的考试心态

一张试卷肯定有自己不会的或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当出现这种情形时心里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增加心理负担,要有一些良好心态的提示,乐观地应考,不要为一时得失而悲观失望,尽可能得到自己会做的题目的分值。注意解题速度和各大题的做题时间,高考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张试卷,题量是相对固定的,主观题的时间最好在45分钟内解决,每一题要细心,认真对待,任何一题不读三遍不动手,读了三遍没感觉暂时不做,不能出现因个别的题而花了大量时间,不会做就坚决跳过去,由于近年高考题大题的难度是多层次给分,对于最后的两个大题前一、二问的得分可能不是太难,一定要做。

3、关注重点知识和方法

考前最后一两天仍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回顾,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数学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数形结合、类比、逆向思维、化归与转化、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常以具体题目为载体出现,理解这些思想方法对答好数学试卷大有帮助,解题时要重视提升高考题目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会起到画龙点睛、豁然开朗的效果。考前还要重视新增内容的复习,高考一直与课改的方向一致,新课程增加的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新老内容相结合的一些问题,如向量在几何、三角中的应用,导数在函数问题中的应用,统计、线性规划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在最后复习中再回顾一次,要充分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