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学习方法(6)

(2021-07-23 08:30:04)
标签:

数学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一、学习数学的点子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记忆,联想,思考,创新。

1、一些基本的概念必须准确的背熟,记牢;不然基础不准,后面就很麻烦,真正做题的时候就会慌乱。

数学学习方法(6)

2、做题要多联想和思考:这题和以前做的有哪些相似?这道和那道有什么有不同?为什么它的解法这样奇怪?自己的解法和书上的解答差别在哪里?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加做题速度?

3、此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有几种?哪种的效率更高?哪种更具普遍性?哪些题考的是技巧,哪些题考的是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速度?总之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好。

其实,数学上很多东西就是没去思考,千万别怕这点麻烦;如果你认真思索了,将来会轻松很多!

二、如何快速提高奥数学习成绩

学奥数最佳的起步时间应该是三四年级,这个时间启蒙教育特别重要,能不能尽快入门,或者说“开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五年级的时候最好就应该把六年级的内容学的差不多了,至少是课本上的内容要都掌握,因为杯赛基本上都在六年级上学期举行,因此准备的越早对我们越有利。

下面具体谈一下奥数的学习方法学奥数有诀窍吗?那就是“做题”。那么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一是我该做哪些题呢?二是我该做多少,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说一下做哪些题,现在市面上的奥数书种类繁多,我见过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一大堆,但是真正好好拿来看和做的书却不多,这里就有一个选择书籍的问题,我觉得以下的几本书是比较值得推荐的,《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这本书内容不太难,适合入门学习。《华罗庚思维训练导引》是一本分类习题集,每个专题15 个题目,虽然有的题目偏难,但这本书选题都非常有代表性,值得一做(做三星题目为主)。

除了专题训练外,大量的综合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学数学ABC》和《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详解》这2本书非常好,第一本上面有几位奥数专家编写的模拟题,第二本是历届中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试题(这是一个非常权威的全国范围的数学竞赛,因为是4月进行所以北京的同学可能不太重视,但这个比赛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我去年辅导的一个同学就是认真的把这2本书做了一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在资源杯的比赛里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做综合练习找出自己问题所在,再集中的有针对性的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达到差漏补缺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每次做完题,不会的或者做错的一定要弄明白为止,有的同学可能一天做好几套题目,做完了对对答案,每套错的都不多,自我感觉也不错,做了半天也累了就把书扔下不管了,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你原先会的还是会,不会的那些呢?还是不会!

因此题目不在于你做了多少,关键是你遇到的每一道题目无论你当时是否会做,事后你是否都真正理解了,再遇到类似的题目还会不会做。如果我真正能做到做一套题就把里面所有的题目吃透,那么我学习的效果要比刚才提到的一天做好几套但不注意总结的同学好的多。

怎么总结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遇到不会的难题或者做错的题目(哪怕是一丁点的马虎也不要放过),最好找一本厚一点的本子,遇到不会的和做错先把题目用圆珠笔抄在本子上,弄懂以后合上书本,自己把解答用铅笔写在题目下面,这么做有几个好处,首先题目和解答用不同的笔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其次,要求自己尽快把不会的题目搞懂,这样才能往本子上写。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参加考试之前拿出来看看,以前你做错的和掌握的不牢固的题目都在这上面呢,对你来说还有一本比这更好的教材么?也许有的同学觉得这样浪费时间,我的老师这么要求我的时候我也有过这个想法,但我自己做了以后发现,其实你好好把题目总结一下花不了太多时间,而且对自己的帮助真的很大,希望同学们也能做到这点,至少,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引起重视。

三、小学奥数学习三招

奥数,已经深得一部分学生的关注和爱好。可是,做为一名教师怎样驾驭奥数的教学,使那些关注爱好奥数的学生能够快速步入这一学堂,学会奥数,途径说法不一。我浅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选好知识的切入点,以趣引入

学生刚刚接触奥数,必定有一种好奇感,也会有一种同比感。所谓的“同比感”就是指同普通课堂上的知识相比较。难,有可能也是闯入他们头脑里的第一印象。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了解学生们的心里,要适当选取好知识的切入点,用以打消学生的这一“难”的预感。尽量做到让学生觉得有点难,但不是不可及,一旦发现了问题的实质解起题来很容易,很有意思,很有规律,与众不同。如果是这样,说明你的知识切入点选取的很好。兴趣会驱使学生们去探索,知识的闸门随之也就敞开了。

那么,什么样的知识点能够胜任这一角色呢?具体的内容应根据学生情况具体进行分析,采用综合评价选取的方法。如:找规律填数;特殊的简算题;九宫图的填写;简单的等差数列问题;统筹问题……。我认为以上这“备”的过程尤为重要,决不可忽视。要把这一问题落实到每一节课,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上。

选取好了知识切入点就是万事大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何驾驭这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才算是摆台上阵要结果。

2、驾驭好知识点,“一石激起千层浪”

驾驭好知识点也就是走上课堂开始授课了。前面讲的是构思也好,是备课也好,只不过是目标的确定。能否实现目标,收到的效果怎样?关键体现在这一环节。

假如我们选取的知识切入点是试题简算。首先,保证不能离基本简算知识太远,要做到步步深入,慢慢扩展,要让学生看到知识的联系性、纵横行、规律性、和感觉到思维的发散性。

3、知识的深浅和余有空间度的把握及关系

奥数知识真可谓是茫茫的数学海洋里的一叶小舟,要让学生荡漾在这海洋里,教师不仅是舟上的小小的船桨,还是不可推辞的导航者。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习在个人。也就是说余有空间应让学生自己去闯荡。 “人人学所需的数学”这又间接地告诉了我们知识的深浅度。可是如何把握两者的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要看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总之,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奥数,对学生来说还需要培养学生,善听,善思,善练,善专,“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好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