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反思

(2021-07-20 23:24:40)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教学反思

分类: 教师成长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教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反思即元认知,是人们以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及结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作为对认识的认识,反思较一般思维活动层次要高。通过反思,人们获得不同于感觉所得来的内部经验,使自己的认识得以升华,使自己的实践行为趋于合理,同时在反思过程中自我得到发展,特别是形成一种反思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因此,数学教师应善于反思,它是为成为一名专家型数学教师的必要条件。

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反思

一、具有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反思意识是教师改变基教学行为的基础,通过反思,可使用其教学活动更自觉、更理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与思考,是重新认识、再评价和经验的总结,是教学上的再备课,是对原来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梳理和再思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反思意识,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不断地解剖自己,养成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

自我评价,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有关实践主体方面的内容,关于个体间差异的问题,如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式方法上与他人的差异。

第二,有关实践材料、实践任务方面的内容。具体指对活动的性质与活动要求的认知。

第三,有关实践策略方面的内容。比如,进行某种实践活动总共可以有哪些方法、策略,这些方法、策略的优点与不足是什么,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景如何。教师对教学自我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自我,评价的客体是教师自我的行为与结果,这是一个连续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

二、写教学后记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或进行一个阶段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应进行回顾,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即为教学后记。教学后记主要记什么呢?

第一,总结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在课前的备课阶段对课堂教学结构、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上作了充分的设计,然而这些教学设想只有在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它的“精彩”之处。把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到标新立异的、引起学生共鸣的解法和做法记录下来,相当于记录下了许多成功的个案,日积月累便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第二,总结教学中的遗憾之处。课前的完美设计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与原先想象的差之甚远。如果能及时找出“病因”“病例”,便能吃一堑,长一智。

第三,记学生的高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识过程。在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常常产生一些高见,给课堂增添色彩,令人拍案叫绝。“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将高见及时整理,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相长的机会。

三、写反思日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作为教学教师,应该对自己一天的数学教学的效果、成功的经验、学生的意见、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设想,真实地记录下来。

四、交流反思

单纯的自我反思,通常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在进行对话时,可以使人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又会激起深入的思考。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它还需要群体的支持。

教师们聚集在一起,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各抒已见,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或者借助于录像、资料、观摩典型课例以及别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加以分析、质疑,对存在的问题继续探讨。

总之,只要通过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把潜意识的活动纳入有意识的活动,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