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不敢和老师说话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儿子4岁,今年入的幼儿园,对老师有点害怕,不怎么敢跟老师交流。
孩子平时在家挺活泼的,但和老师交谈,发现孩子尿裤子、或者和其他孩子有矛盾都不敢告诉老师。老师希望孩子遇到事情,可以主动表达。两次交谈,老师都告知我们要多开导孩子主动表达。我担心老师比较着急,孩子会越害怕老师。
请问要怎样引导孩子主动跟老师交流?如何告诉老师请对孩子多点耐心,更加包容和接纳孩子呢? · 安全感的建立 ·
孩子需要在环境中体验到三个部分:自己不论是和小朋友发生了矛盾还是尿裤子了,都是被接纳的、被爱的;尿裤子和发生矛盾都是正常的事情;当自己无法解决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体验到了这三部分,孩子慢慢地、自然地就会告诉老师自己发生了什么。
这个中间,最重要的是体验到,而不是被告知到。
所以家长首先去回看一下自己在家里面对同类问题的时候,是否给孩子压力了?是否让孩子觉得尿裤子或者与同伴出现矛盾时常常是自己不好?
有时孩子虽然在家里会跟我们说,那也只是因为孩子必须仰赖我们,但面对关系没有那么亲密的老师,压力就会更大,选择不说更容易。
我们还可以跟老师去做一个沟通。告诉老师,我们会在家里去鼓励孩子表达,让孩子了解到自己可以选择及时寻求帮助。同时,也请老师能接纳还不愿意主动表达的孩子。他不说也没有关系。当老师看见尿裤子了,请老师能避开其他孩子,温柔地带着孩子去清理干净。过程中多向孩子表达:尿裤子了也没有关系,湿了穿在身上,不舒服,老师帮你换。时间久了,孩子会慢慢对老师建立起安全感,请老师不要着急。
最后,家长还是需要多和自己的孩子相处、玩耍,给孩子能量,孩子最放松的时候很容易讲起他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如果我们询问孩子,孩子有能力直接向父母讲清楚自己为什么不能告诉老师,那么问题就简单多了,是不是?
当然,如果还不能,那就带给孩子真实的安全感吧。尿没尿裤子,说没说,那都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