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屹:一路走来

(2021-07-10 22:49:25)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杨屹,特级教师,现任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常委、山东省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科教兴市先进个人”、“青岛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十佳师德标兵”、“青岛市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光荣称号,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杨屹:一路走来

有位教育家说,童年是一段旅程而不是赛跑。仔细想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段旅程,我们手里握着自己选择的单程票,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对我而言,教育之路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合适的。

——题记

那天,有朋友打电话约我,理由是:你要过生日了。放下电话,突然有些感慨:一年又过去了。算算看,在教育这条路上,我已经走过于19年。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点数每一处记忆中的风景,虽然没有苏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可也常会感到生活、教育对我有份偏爱。于是,即便手边杂事繁多,也可以很开心地去做,做好之后,还会有种不加掩饰的小得意:

在路上之一:有爱,所以有责任

经常有人问我,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答案很简单:喜欢。或许是母亲干了一辈子幼儿园教师的缘故吧,我从小便对教师有种特殊的好感。可真正引我走上教育之路的,却是母亲单位那个我已记不得名字、看人时总眯着眼睛的老师。那时,老师眯着的眼睛对我而言极具魅力。我喜欢她眯着眼看我,那眼神十分亲切、温和。以致于有段时间我一直在偷偷地模仿她。童年的崇拜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巨大引力,让你毫无防备地爱上某件事情。前些天看《窗边的小豆豆》,看到小豆豆因为售票员手里握着花花绿绿的车票,便打定主意长大要当售票员时,我心里一动:孩子的心思,好像啊。

我就这样喜欢上了教育。虽然长大后我才知道,当 时的老师之所以眯着眼,是因为眼睛近视。看不清东西,可我也由此知道,在孩子眼里,那眯着的眼睛,亲切、温和的眼神,就是爱,我固执地认为,人一定要学会读懂爱、感受爱、经营爱。因为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心甘情愿饰演好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妻子、母亲、女儿、教师。或是其他:

和许多为了教育放弃自己温馨的家庭生活的人不同,我一直是个很恋家的人:对我而言,我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一名教师。事实上,一个充盈着爱的家庭不但不会影响事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宝贵的力量源泉。当爱人在我的一夜陪伴下顺利完成课题的准备工作时,当儿子因为我的呵护和疼爱而对我说“妈妈,我在你心目中第一重要,我真幸福”时,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而这巨大的幸福感,恰恰是推动我自己事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结婚12年,儿子也11岁了。回首和他们相伴走过的路,我有种难以言表的欣慰与满足。爱人做完了博士后,成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责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室主任,担任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先后5次主持过国家和中科院重大项目的多学科综合性海洋调查。而我,也成为青岛市的十大杰出青年、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

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各不同。可所有的责任都因爱的存在而有着惊人的相似。对深爱的父母,做一个能为他们分忧、令他们自豪的女儿是我的责任;对深爱的学生们,做一个能给他们足够的关爱,让他们因自己在我心中重要而感到幸福的老师是我的责任;对深爱的学校、老师们,做一个令他们信任,使他们得以开心工作、生活的校长是我的责任;对深爱的朋友们,做一个可以给他们信任和支撑的人是我的责任。责任本身是沉甸甸的,可“爱”把它变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

不知大家是否读过《小王子》,这是一本很可爱的书。我喜欢它,因为它是一本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我们每个人的路,不都是用爱与责任铺就的吗?

在路上之二:欣赏,所以美好

这个世界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看它时的角度、方式。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的每一个局部都变得耐人寻味。用欣赏的眼光看教育,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弥足珍贵。正像人们说的那样,教学是一门艺术。学会欣赏教育的人,才能真正地解读教育。

我很幸运,从工作的第一天就身处江苏路小学这样一所有着百年底蕴的学校。百年名校的一草一木滋养了我欣赏教学的心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单纯可爱的孩子一颦一笑中的灵动深深地吸引并感动着我。可我知道,欣赏需要能力,需要水平。在教育的世界里站得越高,眼前能够欣赏、品味的东西也就越多。做一个能够欣赏教学的人,扎实的教学功底,广博的学识基础,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理解力缺—不可。而这一切,对一个中师毕业的人来说,是一堂必须补齐的课。为此,《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种流派的“教学论”成了我的案头宝贝。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留下了我进修的足迹,对教材的研读、思考成为我探寻快乐的一种方式。直到有一天,当我能够在最高水平的教育会议上与专家们平等对话,能够系统、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教学理念、思想,能够为每堂课中不易察觉的精彩之处发出会心的微笑的时候,我终于知道,属于教育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欣赏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起初,是被欣赏的对象打动你;渐渐地,你就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欣赏,而期待着在更开阔的世界里有所创造。当自己还是一个老师时,这种创造的热情流溢在每一堂课上,把教材和自己变成学生欣赏的对象,课堂就变成了一首流动的诗;而当肩头的责任更重时,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欣赏并深爱这所学校,则成了我此刻思考最多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在想,怎样的一种态度才算是“欣赏”——宠辱不惊,物我两忘,有那么点意思吧。像聆听音乐——样聆听一堂课,像欣赏一幅画一样欣赏孩子的每个表情、每个眼神,像品读一首诗一样品读一所学校的文化。教育,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

在路上之三:有情有趣,才是人生

人们都说,情趣教学属于杨屹,而我要说:没有情趣教学,就没有今天的杨屹。无法形容情趣教学对我的—生而言有多么重要:从教19年,伴随着情趣教学的发展、完善,我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即便如此,我仍然不能故作高深莫测地说,情趣教学的“诞生”源于多么深刻的思考。那的确是“歪打正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很难想象,当初因忘记带教学挂图而不得不

在黑板上画下的寥寥数笔,竟然埋下了一颗那么有生命力的种子。我把这归结成我和情趣教学的“缘分”。

直到情趣教学理论逐渐完善,我得以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完整地透视它、思考它的时候,才豁然开朗:是生命本身对情趣的渴求,赋予了情趣教学巨大的生命力。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能感知情、体味趣,才会收获生命的多姿多彩;而从我的角度来说,对情趣的追求——直是我生活的主线,在这条轨迹延伸下的教学,必然会深深地打上情趣的烙印。

从表面上看,情趣教学只是“以情激趣,以趣诱知、知情合一”的教学思想,是一种能够让课堂焕发生机的教学方法。而我希望情趣教学更重视对知识中情感与精神价值的体认和领会。在情趣教学中,把文本还原到作者心灵世界的深处,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的温度和人格的高度,触摸精神的硬度和情感的细腻,聆听历史的脚步声和心灵的呼唤,才是情趣教学的本质追求。情趣教学,并不是把情趣的标签生硬地贴在教学上,而是从知识的内部呼唤出真实存在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情趣,把它们融人到教学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去,为教学情趣的激发和飞扬涂上一层深深的底色。在情趣教学的课堂上,一个个拼音字母,一段段文字,甚至一个个标点符号,都是鲜活而神采飞扬的。它将学生引入语文学习的艺术殿堂。这里面倾注着我的真情,播洒着我的“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而充满激情地读,思维敏捷地说,形象生动地画,动之以情地演,则让学生迈人真情充盈的“大语文”平台,自由自在地发展着……

情趣相伴,孩子们开心,我也很幸福。所以我说:有情有趣,才是人生。

感谢教育。它既接纳了我的“无心插柳”,也包容了我的“歪打正着”。

19年前那个忘记带挂图就走上讲台的小姑娘,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设想自己会…—步步走到今天的。我常说,我的发展已经超过了自己的预期。这绝不是谦虚,而是内心对自己的一种善意的提醒:生活给了我超乎自己想象的幸福,理应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其实,成就也好、光环也罢,都是别人眼中的;我只安心地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母亲从小教育我: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这一点上,我很听话。路一步一步地走,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心情一点一点地累积。

喜欢听好朋友亲切地叫—声“杨杨”;喜欢挽着老公的胳膊逛街、喝咖啡;会为儿子的一点点“小成绩”得意;会为老师们工作中的——个个亮点在同行面前口若悬河;容易被感动……这才是我,一个真实的杨屹,三十多年一步步走来,回头看看,晴天多于雨季,微笑多于泪水。所以幸福,所以知足。

在教育的路上我不孤独,有深爱着的亲人、朋友给我支撑,我和他们牵手看一路风景。走过了,看过了,想过了,我们的微笑和沉思,也都点缀成教育路上一处处特别的景致。

一路走来,不时地提醒自己:慢慢走,欣赏呵。

(来源:思想者园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