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系列(1)

(2021-07-09 06:42:49)
标签:

语文

作文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贺生达

一、老题新作 平中见奇

梦 阳

我们在考场上,有时会遇到一些很常见、甚或各地考生都可能曾经写过的老题,这时,千万不要轻易下笔,因为稍一不慎,就可能会沿着自己曾经的思路去写,结果必然会落入窠臼,自然不受阅卷老师青睐。那么,此时就不妨来个“老题新作”,即以一种新颖的构思方式来展示老话题。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系列(1)

这里的“新”就是指要有新观点,或者有新材料,或者有新体裁,或者有新角度,总之要有一些新东西,故名“老题新作”。唯此,文章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取高分才有可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首先,观点的出新往往靠逆向思维来实现,也即不人云亦云,而是自己想的刚好和人家的相反,这尤其适用于既成定论的观点,因为人们都对它早已深信不疑,若能对它进行否定并言之成理,自然会给人以豁然开悟之感。比如大家都赞扬菊花傲霜的精神,但反过来一想,它则是不敢与百花争艳却在百花远去之后才出来炫耀自己的家伙,这不正和生活中某类跟不上时代步伐、害怕竞争而又不甘被忽视的人很相似吗?这样,菊花则成了某种可恶者的代名词,却又很新颖;这样,有了新观点,文章自然会高人一筹,“千古文章意为高”吗。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平时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看世界,同时要善于“钻牛角尖”,能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不过一定要能自圆其说。下面这篇以“问”这个常见的话题写的文章基本上就做到了这一点:首先,它命题新——“高考不考”,这种悬念式标题一下子就会吸引人想知个究竟,而且它还是文章的线索,紧紧地串起了系列情节,使文章显得收放自如、浑然一体。它的暗含的观点也很新——难道我们只为高考而学?并且也很发人深思。

其次,新观点大多是很难发现的,因为我们的视野、阅历、知识很有限,思考的面自然会很狭窄,那么就可以想办法在材料上出新,自然也会打动阅卷老师。比如写作“感动”这个老话题,尽写些妈妈冒雨给自己送衣服、老师带病上课等等,恐怕谁读了都会生厌,而若选取白芳礼老人蹬三轮车挣钱资助几十名大学生、胡总书记百忙中亲笔给孟菲写信就很新颖;又如为了赞扬“飞蛾投火”,则不妨说以我党初创时13人的力量来推翻“三座大山”无异于“飞蛾投火”,但可贵的是为了追求光明,他们这样做了……相信这不但是很新鲜的选材,而且例证很有力度。材料的出新关键要靠我们平时要关注时事,尤其是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可以说是“万能素材库” ,几乎适用于所有话题,而且都很新颖。这篇《高考不考》的选材也很新。一般考生写作“问”这个话题,多是直接切入,就“问”说“问”,而此文则由小叶开始因“问”挨批到最后再也不“问”来针砭时弊,看似与话题若即若离,实则暗中契合紧密,因为这一切故事皆由“问”而生,这样选材来写作此话题实在新。

再次,也就是最容易做到而且最有效的一点——体裁新。对很多同学来说,在考场上往往一时很难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就不妨从这里着手,努力在文体上做文章——对老题进行新包装,即所谓的“旧瓶装新酒”。比如写“诚信” 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位考生则以《赤兔之死》为题,通篇用古代白话文讲述了一个马甘愿追随主人至死不渝的古老传说,一下子就打动了所有阅卷老师;再比如写作“环保”这个几乎被写腻了的话题,有位同学以处放体的形式写了篇《地球就诊记》,讲述地球去宇宙医院看病,水星给“她”检查,发现其面容枯黄,主要是缺水等所致,木星检查说其头发(暗指林木)脱落是滥砍滥伐所致,等等,并分别开了药方,实在新颖耐读。其实仔细分析,内容再平常不过了,关键“包装”新颖,所以脱颖而出。看来,这实在是最有效而便捷的方式,其妙处还在于可以回避我们有关知识的不足(可以藏拙),可以把自己曾经写过甚至读过的文章换一种新颖文体移到考卷上来,省事省时还能拿高分,何乐而不为?要告诉大家的是这里所言新文体主要指:小小说、寓言、书信、网络论坛式、访谈式、广告式、实验报告式、数学证明式、说明书式、处方式等等。如果能熟练运用这些文体,相信大家的考场作文很容易出彩。这篇《高考不考》的文体就很新。在考场上用小说的形式来写作文的毕竟还是少数,而该考生通过对话描写来展开故事,写主人公小叶的变化,从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让人沉痛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危害。“高考不考”,四个震撼人心的文字,饱含了无法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尴尬和无奈。文章纳欧·亨利式的结尾,言尽而意无穷,又给人留下了发人深思的空间。颇有小说之神韵。

正是具备了“三新”,该文胜出自在预料之中。

附:例文

高考不考

四川一考生

“嗯?小叶,有什么事吗?”看见小叶走进办公室,高老师奇怪地问。

“唔,老师。”小叶拿着书,咬了咬嘴唇,说,“这里我觉得很奇怪,书上说……可是……”

高老师听完后,看了看小叶,说:“你问这个干什么?”“唔,不干什么,我就是想知道……”“不要整天胡思乱想,这个高考不考的。”高老师打断了小叶的话。

小叶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回到教室的。“老师是不是生气了?”小叶问她的同桌。“我不知道你一天哪来那么多问题。”“可是我们才四年级,为什么老师要说‘高考不考’呢?”“呵,我们上小学还不是为了上初中,上初中还不是为了上高中,上高中还不是为了高考啊?”

小叶不吱声了,她有种很累的感觉。

两年很快过去,她上了初中,可她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课,还是那样上,不过是换了老师,在小叶看来其实没什么改变。在她问教科书上的一个明显的错误时,老师说:“唔,我们要以教材为准,教材怎能会错?再说了,高考不考。”

“‘高考不考’,我讨厌这四个字。”小叶愤愤地说。

“人的功利心是很强的。”镜子里的小叶对小叶说。

“你们觉得小叶怎么样?”老师们在办公室里讨论,或者应该说是在闲谈。

“怎么说呢,是一个奇怪的孩子吧。”“好像她一年就没有说过两句话。”“不过,读书倒是蛮用功的。”……

“我叫她来谈一谈好了。”

“小叶,过来一下。”老师走进教室,说道。

“……”小叶面无表情地跟在老师后面,走进了办公室。

“我们刚才在讨论你的一些问题,知道吗,小叶?”小叶摇摇头。

“你不会说话吗!”老师有点生气了。

“高考不考……”小叶艰难地挤出了这四个字,“这不是你们告诉我的吗?”

老师愣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