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批评孩子的时机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确定批评孩子时机的原则,一是要抓住孩子能够接受的最佳时间,二是要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具体事务的进行,三是不能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吃饭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其害处是,引起孩子精神紧张,产生害怕、悲伤、委屈、愤怒等心情,食欲下降,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饭菜难以咽下,吃饭的兴致全无。孩子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各种消化液的分解才能被肠壁吸收。如果孩子因不良情绪而抑制了消化液的分泌,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造成孩子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肠胃疾病。如果孩子长期在吃饭时被责问、训斥,不仅会食欲不振,而且会导致消化功能降低,还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抑,情绪低落,害怕到餐桌上吃饭或马马虎虎进食,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或逆反心理。
孩子睡觉前被责问、训斥,甚至被打骂,便会因高度紧张而难以进入睡眠状态,而且会因带着不良心情入睡而使睡眠不深,降低睡眠质量,影响体力和精神的恢复。
因此,家长必须注意维护家庭生活的和睦气氛,批评孩子时要尽量避免责问、训斥的语气,要以理服人,而且要选择好批评孩子的时机,不要让自己良好的主观愿望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有的家长常常感觉到“那个时候我不发火就受不了”,那就要善于“制怒”。电影《林则徐》中,林则徐在自己的住宅内高挂上“制怒”二字,就是提醒自己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感情,避免发怒。家长也应该提高控制自己感情的能力,坚持冷静地待人处事。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不仅要选择好时机,而且要做到心急嘴缓,陡话平说,这样就能把道理讲得清楚些,孩子也容易接受。所以,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艺术性。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在他《批评孩子的艺术》一书中,所开列的三条原则是:
首先,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孩子也有自己的感情和立场,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孩子大概也是不会听父母的话的。
其次,训斥孩子时,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挨训,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不必进一步追究。过分训斥,会适得其反。
第三,要让孩子知道怎佯做才不至于重犯错误,批评不是目的。
如果发了火或批评过了火怎么办?
万一自己克制不住发了火,怎么办呢?首先要注意不要轻易地道歉,这样会使父母丧失威信。一般来说,遭到严厉训斥的孩子都会对父母产生一种憎恨和冷淡的抵触情绪。只有做好自己的善后工作;才能消除孩子心理上的不安与抵触。
日本三洋电器公司经理后藤清一先生在松下公司当学徒工时,对松下先生的批评方法很有体会。
据说有一天,后藤不慎出了点小错。松下知后大发雷霆,拿起火炉的捅条咚咚地敲着地板训斥后藤。可是训斥之后,松下又拿起被他敲变了形的捅条给后藤看,并说:“刚才我只顾训你,把捅条敲成这佯,你给我扳直吧!”当后藤把捅条弄直后,松下又说:“你的这双手真巧,弄得比原来还好。”后藤听后,打消了心里那种“堂堂男子汉受到这样的训斥最丢人,不如趁早离开这家公司”的想法。后藤回家后又吃惊地看到夫人备好了平日没有的好酒菜在等待他。夫人告诉他:“刚才松下先生来电话说,你今天心情不好,让我准备这些酒菜,好好慰劳你。”顿时,后藤的烦恼烟消云散。【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