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三条途径

(2021-07-04 20:40:13)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当前,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从教师专业化的国际大背景来看,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既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把握学科前沿的意识和能力,又需要通晓教育的规律,具有良好的教育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

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三条途径

一、教师专业的含义和特征

1.专业的涵义

教育学的“学科专业”中的“专业”含义主要是指高等教育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而设置的学科门类。一个学科专业的设置就是组织一整套学科来培养一种专门人才,主要是使他们以后能够从事相关的专门性工作。

2.教师专业及特征

依据以上对专业的叙述,教师工作是否是一项专业工作呢?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认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时隔30年,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第七项建议就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随着国际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的重视,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显而易见,教师的工作是非常具有专业化的工作。

教师专业不是指教师所教的“学科专业”,而是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而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不断的、乃至终身的专业训练,习得教师专业知识技能,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合乎要求的“教育者”的过程。依据以上专业的特征,教师专业除符合一般专业的标准要求外,还应该具备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独特的标准要求。

第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专业化教师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师应该教的知识和教授这些知识的技术和方法。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专业化教师的能力素养。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教学技能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学能力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

第二,专业理想与教育理念。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教师献身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作为专业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儿童观和教育活动观。21世纪的教育应把每个儿童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第三,专业道德与专业精神。教师的道德、精神等情意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与职业自信等,它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直接影响。专业道德是教师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以及教师在信念、追求上充分表现出的风范与活力。作为专业化的教师,不仅要达到一般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而且要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教师专业精神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精神培养,把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看成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动力,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每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并与每个家庭的希望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把终身奉献给教育事业。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条路径

当前的教师专业发展为我们提出的问题是,采用何种途径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不失为有效的途径。

路径之一: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教师不需要创造知识,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递他人已经创造出来的知识;教师也不需要研究,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他人研究出来的成果。教师承担着“妈妈”、“阿姨”的角色,只讲奉献,不求自身的发展。现代的教育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器,而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理性的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教师不再被视为外在的、研究者的对象,更是一个参与甚至主动行动的研究者,当他们发现问题时、遇到困惑时、缺乏对策时,不再仅仅依靠外在的研究者,而是自己去探索问题,自己去解决困惑,自己去研究。他们会时时关注教育学发展的动态,处处搜集着教学反馈的信息,并高屋建瓴地进行研究。教室就是他们的天然实验室,学生就是他们最好的实验合作者。而研究的过程、探索的过程、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通过研究可以提升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也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

路径之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是课程有效实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理想途径。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就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开发程度和范围的大小,将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融入自然和社会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感悟,这是一种心灵的敞亮和思维的开启,是认识的飞跃,从根本上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基础。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课程资源有效开发的重要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二者是一个共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改变了原来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路径之三: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建设者

校本课程是以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校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角色要求和素质要求,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当然,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给教师自身发展带来了机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介入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教材和策略的挑战,思考、应对这些新事物的过程,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通过参与课程编制、改编和评价,教师会提高对自己和教育的理解、丰富知识。另外,校本课程的开发带给教师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的发展,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就不得不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重组,以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总之,课程开发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7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