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规划和专业成长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宋启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教师要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成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家长欢迎的、有成就感的骨干教师。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追求呢?
教师的规划是教师专业的生涯设计,教师的规划就是对教育人生的成长设计。它是教师发展的指南,是教师成长的方向。规划应该蕴涵着思想,蕴涵着价值,蕴涵着动力,蕴涵着自我期待和希望。教师的规划可分为自我专业生涯设计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计划、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等不同的类型。教师的规划是教师专业形象设计,因而,无论是教师自我规划,还是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一般要涉及下列重要领域。
第一,教师专业精神形象的设计。教师的专业精神形象核心是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教师规划要回答自己将要确立以及如何确立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观点,即前面我们曾经讨论过的“教师的信念”。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关键在于思想本身。教育思想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认同和有效支配教育行为具有核心作用。对师而言,教师的规划不能仅仅设想自己要达到哪些目标,获得什么职称,取得什么功名,首先应该是“思想的规划”。思想的规划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气质。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就是一种专业形象。
第二,教师专业生存方式的设计。专业生存方式的核心是教育行为方式或教育场景中的活动方式。教师规划要回答将要形成以及如何形成教师的教育风格,如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方式。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方式的魅力在于其感动力、感化力和感染力。理想地讲,教师的专业生存方式应该是一种研究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研究者”的要求,应该是一种学习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终身学习者”的要求,应该是一种合作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伙伴”的要求。这构成了教师文化的特质:研究型的教师文化、学习型的教师文化、合作型的教师文化。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设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个有追求的教师,都应具有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这是教师生涯规划不可或缺的内容。每一年要达到哪些具体目标?比如,上一节公开课或研究课,精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撰写数篇教学心得或教育叙事或教育随笔或教育论文,形成一个正确的教育观点,投入精力研究一个教育教学的小问题,深刻了解与研究一个学生,结交一位教育专家或学者等。具体目标的设计需要采取小步子的原则,宜细不宜粗,注重点滴成就的积累。三年或五年内要达到哪些标志性的目标?比如,晋升一级职称,获得某种教师称号等。
当然,规划是一种计划,一种设计,一种预设,—种想象。要把它变成现实,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坚守理想和信念。教师自己要去为之不懈努力,学校领导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为之创造条件,要关注教师的成就需要,那种“蜡烛和春蚕”取向教师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大学教师而言,不想当教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也许可以这样说,对中小学教师而言,不想当特级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而在追求的过程中,规划是重要的。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应该有自己最基本的专业追求。
据我所知,在世界人口中,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最浪漫。就是这些世界上最浪漫的人,如同世界上最严谨的德国人一样,即使是进入超市购物,事先必定持有一份购物清单,规划购物。仅仅从这点上看,国人也许是世界上最缺乏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的人之一了。教育中的职业倦怠、审美疲劳,或许就是由于教育人生规划的丧失所导致的。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缺少专业生涯规划,等于失去了追求的动力、方向和路径。真心希望我们中小学每一位老师,都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做好规划。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