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将我国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在教材详尽、教辅读物漫天飞而网络信息又唾手可得的今天,中小学老师要注意更新知识,提升理念,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成为自我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
更新知识即意味着学习。那么学什么,又怎样学呢?一要捧着教育刊物学,这对于跟上课改形势,接受他人的启迪大有益处;二要读教育教学专著,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可以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三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四要在听课过程中思考,课后积极进行讨论、评析,以便发现其中的问题,采取改进的措施;五要向实践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努力形成备课充分、课堂高效、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挥、作业负担减轻的良好状态。教师还要积极争取上公开课和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会增强学习的动力,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和实践中,教师更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生活的自我观察,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望新知。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研究能力,正是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学校要求教师互相听课、评课,研讨观摩课,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直接与教师对话、沟通交流,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教师自我反思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过程中,可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教师在这种反思中,不仅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因此,教师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沟通的桥梁,也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渴求成长发展的内在愿望和学习与反思的持续行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要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只要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就一定为期不远了。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