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入真情实感才能讲好思政课

(2021-04-18 18:58:3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张龙

近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周荣方成为“网红”,她主讲的思政直播课《什么是幸福》成为网络“爆款”。周荣方老师的意外走红,虽有偶然,却也是必然。这是思政课教师的魅力,更是思政课程的魅力。

投入真情实感才能讲好思政课

周荣方老师给学生们带去了一堂“终生受用”的思政课,也给全体高校思政课教师树立了课堂创新的典范。高校思政课教学也曾面临“低抬头率”的困惑,让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以至于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和课程设置初衷。思政课上得好不好,关键在教师。教师对内容的把握是否正确,教师自身有没有真懂真信,教师的话语体系是否能和学生产生共鸣,教师有没有投入真情实感,这些都决定着课程质量。

真调研才会真动情。周荣方在思政课上的共情来自她对调研的长期坚守。她喜欢往基层跑、往人民群众中跑、往事件的发生地跑,听百姓讲述脱贫攻坚的感受、分享新时代的幸福故事。这些来自社会一线的心声才是最能够引发同学们共鸣的鲜活思政课素材。真正嵌入到社会中、扎入到田间地头里,用心观察、深刻分析,才能真正打开社会现实的“黑箱”,源源不断地为思政课堂提供感人至深的课程素材,真正实现思政课育人育才的强大功能。

真动情才会有真效果。“除了理论上要有深度,讲课内容还要能抓得住学生,让学生能听懂”,这是周荣方的授课经验,他的课堂具有感染力也在于此。只有思政课教师把对课堂、对学生的真心投入进去,先于学生体会到、感受到课堂情感,学生才能学得进、学得懂、学得好,才能真正领会到思政课的课程魅力。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一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思政课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要注重真情实感的融入,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专业课或者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模式化地说教和灌输,更不能将思政课教学任务等同于其他专业课教学任务,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思政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从多个角度来系统的理解、认识和把握。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上好思政课关系到当代以及今后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成效。教师只有真调研、真动情、怀真情、讲真话,讲好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好学生成长的正确方向,才能上好思政课,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功能。

(作者系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