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展劳动教育要避免几个误区

(2021-03-12 06:37:02)
标签:

教育

劳动

分类: 教育时评

程亚博

日前,天津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劳动评价将成为天津学生升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开展劳动教育要避免几个误区

当前,劳动教育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针对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各级政府就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然而,由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场地和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现实中学校实施的劳动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热衷于师生才艺展示,二是侧重于缓解师生压力,三是习惯于学生集中活动。

鉴于以上情况,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一要避免纯技艺的学习。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而不是通过专门有素的训练彰显学校所谓的办学特色,更不是追逐劳动成果展评带来的各种荣誉。将劳动教育限定为技艺学习,不仅是对劳动教育的异化,更是对学生向往劳动、热爱劳动初心的扼杀,最后会将劳动教育推向应试教育的泥潭。

二要避免放大娱乐功能。劳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德智体美育,具有实践性、体验性等特征,加之当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的短板,劳动教育在时间编排上多被列在考试、大型活动或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在课程设计上多为参观、研学、鉴赏等形式,处在知识学习链条末端的劳动教育很容易被打上放松、娱乐、休闲的标签。

三要避免学生集中活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但就现实来看,一个课程全校上、一次活动全校搞、校园卫生全校扫的景象比比皆是。学校没有依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体验度不够,进而制约了劳动教育的积极作用。

(作者程亚博,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