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善于倾听

(2021-03-09 08:14:24)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与孩子沟通不在说得多,而在听得多。因为说是在表达自己,只有听才是感受别人,家长只有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感受,才能说出孩子愿听的话。我们去倾听孩子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孩子说话,家长的教导不需要以量取胜,应言简意赅,只有每一句话都针对孩子的心理,这样他们才容易接受。当你真心去倾听孩子时,你就会使孩子觉得亲近。相反,不会倾听孩子的家长,永远走不进孩子的心灵。

家长善于倾听

亲子沟通

其实在现实中不善于倾听孩子的家长大有人在,即使在听,也常常是心不在焉。在一所沿海城市的小学有一项调查,发现许多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苦恼,那就是自己回到家中,没有人可以说话。为什么?因为家长不爱听孩子说的故事,只想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家长和孩子没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听虽是人的本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去倾听别人。这里有三个英文单词值得琢磨:ear(耳朵)hear(倾听)heart(),可谓听中有耳,得用心去听。作为家长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后,才能给他提出忠告、建议或教他以不同的方式看问题。关于如何倾听,智择优家庭教育专家孟老师总结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

1、尊重的原则。

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是倾听的前提。家长应安静、专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但不必给予评判。

2、回应的原则。

你对孩子的话要及时做出回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他,保持目光接触,并仔细地听。同时你还要通过点头或不时地“嗯......,是的......”等来显示你对他的注意。

3、复述的原则。

不时地总结或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情境原因。在仔细听取孩子的诉说并观察其面部表情后,对他的感受进行猜测并试着给予命名。如果第一次的猜测不正确,可再试一次。

基本方法:

1、利用孩子睡前时间与孩子聊天。

许多家长平常工作忙,但可以在孩子临睡前有一些沟通,根据科学研究,在孩子快要睡觉时,他的警戒心很低,愿意倾诉一些自己的心事。久而久之,孩子就喜欢和你聊夭,因为那是一个愉快的经验。

2、倾听时,反应放馒一点。

做家长的,通常的反应就是太快了。比如,你的孩子跟你讲:“妈,我这次考试,考得很好。”他内心是希望你赞美他,但很多家长常反应过快:“你这次考得好,那你以前怎么都没考好呢?

3、真情投入,感同身受。

你只有真情投人地倾听孩子,才能客观地体会孩子的感受。比如,你的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我们老师实在很不公平,为什么只有一个人讲话就要全班罚站?”如果你能用心去想象一下一个教室中,所有小朋友都被罚站的画面,你就一定会更多地理解孩子对老师的抱怨,否则你就会说:犯错了当然要罚站啊。

利用以上的原则和方法与孩子沟通交流,到底会不会有效果呢?这还要从孩子的反应来做判断。

1、你和孩子的话题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并更深入一些

2、有没有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

3、孩子是否更敞开心扉,更乐意与家长互动。

4、孩子会不会更主动与家长沟通。

5、孩子解决事情的能力是不是提高了。

如果你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说明你是一位善于倾听孩子的家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