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的觉醒(三)
(2021-02-25 17:34:54)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我的班主任的觉醒(之三)
觉醒之三:平凡做事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小事。”
有人说,魏书生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接近过他的人,让你无法忘掉他。我想我是。不仅忘不掉他,而且正是由于他,更坚定了我的教师理想。受益的不仅是我,还有我现在和未来的学生。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什么忘不掉?习惯。所以我从习惯开始。
1.实行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这是魏书生老师多年的班主任策略。借鉴他的思想,我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一点一点尝试,并渐渐地走向深入,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
我们从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开始,包括管事、管物。每个人的定位都是“家”中的一员,都是其他成员的服务者。人人各选其职,各尽其能,并把自己管的一摊形成每天的一个习惯。这样,一来平等,二来都有责任感,自己喜欢的工作干起来积极性高、没有怨言,并在每天坚持的过程中体会快乐。
具体做法是小组管理,责任分散,权利下放。
班长能管的事我不管;组长能管的事班长不管;组员能管的事组长不管;全体该做的事大家一起干。
班级事物无论大小都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专人专事专管。有人负责天气预报;有人负责每日名言;有人负责班级药品管理;有人负责鲜花的剪修和换水(美丽的补偿);有人负责播报新闻;有人负责考勤;有人负责校服……反正只要有事,就有人管,只要有人就有事做。
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班级有新的事物需要去做,也就不断有人主动申请去管。闲起来的我,就可以不为粗浅、琐碎的表面事物所纠缠,就有时间做得更精细,带领他们走得更远。
2.制订班级内部八荣八耻。
我们班有自己的“八荣八耻”。由全体学生提起“八荣八耻”所涉及的内容,再统计确定最贴近学生日常的几个方面,斟酌用词用句,最后订稿通过。我们自己的“八荣八耻”对日常行为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哪些行为值得鼓励,哪些做法需要屏弃,使得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标准认清善恶、美丑,辨识是非。
3.开辟与家长交流的新的方式。
召开亲子联谊会。我向每位家长发出邀请,一改以往通知家长到校开家长会,让家长感受到被尊重。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学生自己主持,我做参与者,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精彩的一面,并向家长诉说自己的心理话。
同时,家长也敞开心扉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想法,拉近亲子间的距离,从而统一战线,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重任。
4.定期开展班级活动。
除了学校的班团会以外,每两周学生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时间两节课,活动内容、方式、课件的设计完全由学生完成,我只宏观指导。通过放手,我发现他们的设计比我以前指导的更加生动、活泼,更加丰富、有创意。
5.坚持用周记和学生交流。
以前我都是倡导班级日记,即全班同学轮流写一本,每学期一名同学也就轮到一两次。从上学期开始,我让每名学生写周记。我们统一买来本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给自己的周记起个美丽的名字,并自己设计封面和扉页,体现自己的风格。周记一周写一篇,不限文体、内容、字数,收上来我认真阅读,并在阅读完每篇周记后都写下留言。这占去了我的一大部分课余时间,但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并与他们交流与沟通我没有找到比这更好的方式。
通过周记,我看到了他们的欢喜,他们的忧郁,他们的成熟,他们的稚气;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苦闷,看到他们解决问题选择自己的方式。
通过周记,我更多的了解他们想什么,他们要什么,而那些我不理解的事情出于何种缘由。以前主观的判断太多了,我们想当然的去下结论,认为他们不会思考,缺乏理性,自私而随意。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没去听听他们的道理。他们说的或许真的不对,可知道哪里不对我们才有机会去帮他们修正。
在阅读和回复这些周记的时候,我有意识地更关注那些思想有偏颇,家庭有变故的孩子,从中寻找他们出现的每一点疑难,及时帮他们排解,给予他们指引。
阅读周记,他们在我的面前变得更加立体。通过周记,进行每周的相互交流,我越来越多地发现孩子们的变化。
他们越来越客观地认识自我,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批评,自我期许,或者发现问题想办法去解决,或者提出问题寻求帮助。
而批复周记,使得我把面对全体学生改成一对一的心灵对话,使沟通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的,也就更为亲切、平等。我引导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快乐地生活和学习,用心体会付出,体会收获,体验成功,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也学会欣赏自己,提倡他们多读书,多与人交流。我引导他们处理好与同学、与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努力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人。最终的结果就是感情越拉越近,与学生越来越好沟通,建议越来越容易接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的人才可成为真正的人。周记不仅为我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搭起了一座桥,也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