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整理(3)
(2021-02-23 06:35:22)
标签:
生物学习复习方法 |
分类: 学好功课 |
第五单元
[基础知识]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孟德尔分离现象的假说要点: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测交是指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基础知识]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础知识]
1.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的平行关系是: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2.萨顿的假说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摩尔根对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提出的假设是: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4.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存在交叉遗传现象。
[基础知识]
1.人类遗传病准确的表述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4.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第六单元
[基础知识]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基础知识]
1.DNA分子复制的时期: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有: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3.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4.DNA分子复制的意义是: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遗传信息是指:核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6.基因的本质描述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础知识]
1.RNA和D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2.对转录的描述是: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3.对翻译的描述是: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4.密码子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