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教学基本功

(2021-02-05 22:33:27)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黄佳熹

嘉宾:

山东淄博遄台小学胡广荣

浙江苍南县新安二小黄同拿

江苏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陈惠芳

江苏外国语学校陈磊

江苏苏州市26中洪家平

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周峰

背景

背景一  不久前,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周峰老师向记者反映,丹阳市进行了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最后进入决赛的两位教师,其中一位有着扎实而超乎常人的教学基本功,不仅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而且能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他的教学设计体现出典型的“教教材”的思路;而另一位虽然传统的基本功有所欠缺,但无论是他的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机智,都折射出他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领会和把握。谁胜谁负在评委中产生了很大分歧。

背景二  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将对所有教师在信息技术上提出新的要求,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将成为每位教师的基本功。在4月下旬召开的“2005教育信息化论坛”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瞿钧透露,作为校园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不能只是个别老师的专利。为此,一项新的教师培训计划正在加紧制订中。

背景三:在某中学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上,一位年轻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上了一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然而在黑板上,他除了歪歪扭扭地写出该课的标题之外,再没有任何板书。

记者将上述三则新闻背景公布在某教育网站的论坛上,受到了教师们的高度关注,新课程下如何练活教师的基本功,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评议

书法传统不可丢

还记得你的语文老师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是否使你羡慕不已;还记得你的数学老师吗?出手成圆是否使你钦佩不已……“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是传统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功,被称为教师的“门脸”。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引入,粉笔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多媒体技术是否可以取代传统的书法?新课改中,写好粉笔字是否还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这一话题成为教师们讨论的焦点——

刘祥(江苏省仪征中学):新课改改变的是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但并不排斥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例如必要的板书、漂亮的普通话,都依旧是新课改中需要提倡的基本功,这些是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必要途径。

朱志军(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我们虽不能要求每位教师人人都像书法家那样,但至少我们教师写在黑板上的字要工工整整、漂漂亮亮;写在学生作业本上的字要规规矩矩、端端正正。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写不出一手好字的教师或者说一个自己写字不认真、马虎潦草的教师,还能要求自己的学生写出多么美观的汉字来。

沈明(江苏省常熟市唐市中学):板书更多的是思想之间的交流,是有感情的交流,这比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冰凉凉的人机交流更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板书,不仅仅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知道字的写法。老师的板书公正、漂亮,也透露出一个信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这样的身教作用,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王金凤(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技工学校):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不论时代如何进步,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屏幕无法替代黑板,声像无法替代文字,因此,板书仍是当代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俗话说:乡下人挣面子,全靠一件大褂子。粉笔字,就是教师的“大褂子”。能在黑板上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自然会让学生对你敬畏三分。

教案也要创新

书写规范的教案也是各类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比赛内容之一。然而新课程理念下,许多教师开始对原有的教案形式进行了反思。老师们提出,书写教案是必须的,也应该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但是,教案的形式和内容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刘祥(江苏省仪征中学):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上的“鸡肋”。眼下很多学校对教案的检查力度是很大的,要求也十分繁杂,并且把教案的“质量”列入到学校量化考核中。但这里最大的荒谬是,许多学校都无法准确评判一本教案的质量到底好还是不好。所以,多数情况下,用来评价的,仅仅是环节是否完整、书写是否工整。而这些,和教案的实际功能是格格不入的。

新课改中,同样是需要教案的。但这里的教案,是一种致力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的手段。教案体现的,应该是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如何组织学生的合作和探究。因此,这个基本功是必须随着课改的深入不断转化并强化的。

李玮(北京市铁路三中):传统的教案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的,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上只能被动学习,无从体验到自主学习的过程,更无法看清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此,教师的教案应该有所变化,我在教学中正在尝试将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助式“学案”。

杨秀婷(山西省长治市城区紫坊小学):教案的书写要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另外还应该增加教学反思、作业设计等环节,这也是新课改下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

建言

教师要练六种新“内功”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基本功也在不断变革。原有的“三字一话”以及规范教案的书写,都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然而,在新课改中,许多新的“内功”应运而生,综合起来有六种:

内功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其前提是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网络以及进行课件制作等。

内功二  信息的敏感能力。信息社会,传统教学中“一杯水与一桶水”的思想多少显得底气不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改中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高要求。而在大量信息中进行选择,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能为自己所用的资料,必须要有高度的信息敏感力。

内功三  教师的语言评价能力。优秀教师从来就是激励成功的大师,新课改要求教师成为这样的激励大师。激励是一门艺术,也是新课程思想的具体体现。体态、动作、表情、语言,无声的、有声的,都可以激励学生。可如今,课堂上却常听到干瘪空洞的评价语言:“你真有天赋”“你非常聪明”等。甚至有的整堂课在“棒、棒、棒!你真棒”这样毫无内涵的评价语声中淹没。从中,可看出教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语言贫乏,二是思想苍白,三是文化缺失。

内功四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么教的教学问题,同时需要思考教什么的课程问题。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技能。这对所有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发展领域。

内功五  课堂的驾驭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就是教师必须要修炼的“内功“之一。然而,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如何驾驭新课改后的课堂、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考验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内功六  教育的科研能力。课程改革提出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目标,都有待实践的检验,而最终的检验者应是一线教师。教师能否担当得了这样的角色,取决于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素质。另外,新课程需要改变过去灌输的教学行为习惯,要求教师有一种批判、反思的科研精神。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同样需要教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形成认识。教师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也是对基本功的一个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