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二)

(2021-01-27 17:32:32)
标签:

生物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重点)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糖类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2、维生素缺乏症: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3、无机盐缺乏症:缺钙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4、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组成。消化腺包括外消化腺(唾液腺、肠腺、肝脏)和内消化腺(胃腺、胰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5、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中开始消化,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6、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中的消化液有三种:胆汁、肠液、胰液。小肠适应吸收功能的结构特征有:(1)长,一般为5-6。(2)大,小肠内表面积大。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3)薄,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7、书本P294-22

8、技能训练:书本P31解读曲线图。

9、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在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下被消化为麦芽糖。淀粉遇碘液变蓝,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口腔中的温度大约是37,所以实验应在37下进行。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0、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摄取的各种营养素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11、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30%左右。

12、发芽的马铃薯、有毒的蘑菇、变坏的饭菜等有毒变质食品不能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