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策略

(2020-09-04 12:43:27)
标签:

教育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夏冬秋

当今学校发展的两大主题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教育改革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产生的背景不仅有其内部原因,即教育体系内部对传统教育制度或行为的理性自觉,更重要的动力是来自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改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进步,学生、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素质的期望值也在逐步提高,教师面临各方面的压力,甚至有部分人无所适从。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已迫在眉睫。

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首先,教师是一个专业。一个成熟的专业工作,应具备下述特征与标准: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教师的专业实际上包括两个: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教师劳动应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教师必须经过专门训练,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精神和专业价值。

其次,教师专业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即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探究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据20世纪80年代末颇具影响力的伯林纳和司德菲等人的研究,教师教学生涯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新手阶段(NoviceLevel)2.优秀新手阶段(AdvancedBeginnerLevel)3.胜任阶段(CompetentLevel)4.熟练阶段(ProficientLevel)5.专家阶段(Expert(AdvancedBeginnerLevel)。我国在“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研究中发现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成熟阶段。

国内外研究均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而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又具有不同的专业发展水平、需求、心态、信念等。针对中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特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笔者认为应五管齐下。

一是工会主义取向策略。教师工会,西方称之为教师行会。教师自己组织的建立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当前中国专业化观念还比较淡薄的现状下,教师要更好地实现工会的自治品格及功能,加强教师的自治,加强教师工会建设,稳定地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二是专业主义取向策略。教师专业化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制度,必须制定行业规范。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不但是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政策导向,而且是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成果和最有力的保证,但目前教师资格证书还缺乏科学的鉴定,操作过程还不规范。为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加强教师课程鉴定制度,加强和完善教师教育水平、等级评估制度,加强教师职称制度建设。

三是理论取向策略。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包括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其中教育知识包括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和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在当前的中国,实践知识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理论知识的价值认识相对有所降低。而这对于原本教育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的中国来说,势必会带来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建造空中楼阁的不利局面。重视和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确立终身教育理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是实践反思取向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而没有个人对教改实践提出的问题的思考,没有对自己作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育教学成果都是不可能的。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专业发展不能无视教师原有的经验,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和实践,实现智能的重新建构。

五是生态取向策略。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其敬业精神、自我发展需求、对教育教学反思密不可分,同时寻求教研组的帮助,开展教师合作发展,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合作者,这里既包含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包含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在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在合作中充实自我、反思自我,在合作中相互激励、相互学习,从而共同向专业化迈进。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漫长、持续的修炼过程,学校建设与发展依托于土木工程建设与人力工程建设。学校的下一轮竞争不在“有形资源”,而在“无形资源”,在于学校文化塑造。培养一支研究型、创造型、合作型、反思型的高品质教师队伍,营造一种研究型、创造型、合作型、反思型的学校文化,构建开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学校,具有积极而深远的价值与意义。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