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在共同体中成长
(2020-09-01 14:05:22)
标签:
教育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孙宝华
2003年,我校组建了“教师成长共同体”,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
自愿组合团队由于教师们的需要和发展方向的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兴奋点、工作需求和价值取向也不同。为此,我们打破了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方式,本着 “合作与发展”的理念和目标,让有共同愿景的教师自由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个“成长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有3-5名成员,1名省市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同时担任责任人)、2-4名县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在共同体内,由于参与者有共同的目标和兴趣,组织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共同分享同事的资源,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建立共同愿景学校是工作场所,是教师探索知识与提升技能的场所,更是教师塑造人格、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大舞台。每一个教师都有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权利,把拥有强烈目标感的教师结合起来,朝向个人及团体真正想要的目标迈进。在讨论、协商制定 “成长共同体”共同愿景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
开展合作活动 “成长共同体”重点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同上一节课。每个月开展一次,共同确定研讨的课题,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每名教师再进行个性发挥,精心备课,然后上课、评议。让年轻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骨干教师实现无形的引领和提升。二是共读一本书。读书是最好的培训,只有共同体内的每名教师都有了阅读学习的习惯,“成长共同体”才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每学期,在自由读书基础上,每个共同体再从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中共同确定一本共读书,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相互阅读读书随笔,实现思想的分享、智慧的激荡。三是研究一个课题。
在研究中立足于每一个具体行动,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扎扎实实地探索和追求,逐步达到 “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状态,在研究中体验和感受教育的成功和幸福。四是建立教育博客。我们倡导老师们建立自己的博客,为共同成长提供一个研究交流的空间。每天上课、读书、反思的收获都能及时上传,留下记录。依托这些博客,学校组建了教师博客群。
实施团队评价在开展 “成长共同体”活动中,校长和教务处、教科室的主任们,根据自己学科特长具体负责联系2-3个“成长共同体”。在参与联系小组的活动中,他们随时了解各共同体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好的做法,了解教师们的需要,提供引领、支持和帮助。每个学期初,学校召开各成长共同体工作计划交流会;学期中,举行活动经验和成果展示;学期末,开展活动总结和评价表彰,主要从共同愿景、课堂教学、研究反思、阅读学习、教学成绩和团队文化等方面,通过材料、听课、展示等方式进行,根据结果对“先进成长共同体”进行表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团队的自豪,每个人的成绩都是团队的荣誉。